史称“安东第一园”的元宝山公园,俗称“安东市公园”、“安埠公园”,曾被列为“安东八景”之首,因位于元宝山南麓而得名。
元宝山状如一倒扣的元宝,海拔181.8米,面积1.2平方公里,阴坡,峭壁陡绝;阳坡,则稍弛缓。登顶,举目四望,虎耳山踞其左,锦江山、帽盔山列其右,鸭绿江蜿蜒于前,五龙山屏立于后,安东市区尽收眼底,朝鲜新义州历历在目。东麓白云观(吕祖庙)庙台高筑,气势恢宏;西南麓,关岳庙,天后宫、三官庙、药王庙、碧霞宫、九灵宫、祖师庙、火神庙形如棋布。1911年(宣统三年),兴风道道尹越臣翼会同安东采木公司理事长程德元与自治会共商建园事宜,在商会总理王纯熙,王筱东及全体会员支持下,筹款六千元,着手建园。三月动工,历时三月而成。以后数年,几经增修,终成大观。
元宝山公园以西南麓脚下的“天后宫”诸庙宇为中心。入口,位于天后宫西。入园,有石桥一座,桥名“大同”。桥东北溪流之上,有一贮水池。池水自拦河堤坝上的三个龙头形出水口喷出。游人至此,莫不驻步。堤旁,设有各式小卖餐饮摊床。桥南,有一花园,园内建有六角亭形园丁寓室。园之四周遍植物、柳、松、藤、海棠、丁香、山玉兰。园中花草万紫千红,菊花莳弄尤具特色。园两侧,建有玻璃花窖。花园旁,大同桥边,有铁笼熊舍一座,熊舍旁,有一小铁笼。两笼内饲养黑熊、火鸡(吐绶鸡,市人称为“外国鸡”)各一只,供游人观赏。过熊舍西上百十步,有精舍三间,“窗开四面,层宇宏敞”,周围广植杏树,舍名“杏花村”。其东侧,有一石阶胡同,直达山下。胡同宽丈余,长约百米,名为”杏花村胡同“。杏林中,设多组石制桌凳,是游人聚餐、雅士唱和的好去处。沿阶东下,有一网球场,四周竖有铁丝网,与林科中学实习苗圃相间隔。
出网球场,有一桥,名“惠泉”。其旁有井一眼,水质清澈甘甜,游人来此,多汲而饮之。携带水具,汲泉水而登山者也不乏其人。“惠泉”之名,似由此而出。惠泉桥则因泉而得名。桥南,有一荷塘。桥东北,有一“迎仙桥”,是天后僧众汲水必经之处。其名“迎仙”,当取此意。过迎仙桥,东北又一亭,即“池心亭”,又称“燕宜亭”。环亭有小池多处。亭北所置石桌凳做工精巧,颇具古风。离亭东去,登一土坡,即达运动场。场内秋千、浪桥、木马、单杠等运动设施齐备。由此西下转而北上,经火神庙,可至“且憩亭”。过亭西去,经“蟠桥”即至“蟠窟”。此处古木参天,冠盖蔽日,巨石交错,清幽至极。巨石多呈卵形,绝少棱角,或袒露,或半藏,石上皆有题刻。“蟠窟”旁即是横亘山腰,斜穿茂林,全长一千四百余米的马路,由“蟠窟”折向西北,路侧林木葳蕤。树木以栎、柞、松、槐、榆、桑为主,尤以栎柞为多。至半山腰,可见“青松亭”茶室。每岁重九,军、政、警、各界要员皆聚会于此,已成定例。
宁南踟边,临沟壑有一青砖钟楼,内县“大时辰表”一具,每逢报时,钟声悠扬,满园皆闻。至此,山坡渐陡,草丰而树渐稀,树木多为板栗、山花椒、山里红、榛子等低矮灌木、乔木。由钟楼转而向东南,上一高丘,即见“翼然宁”。亭外修有转栏,兼作凳几,供游人供憩。北上,又一亭,称“听涛轩”。入轩,“凭栏俯瞰全市,遥望三韩,历历在目”。“鸭绿江流烟浩渺,风帆上下,亦一览而无余”。由此拾阶而上,凡九十二级,有一平台,约五六十平方米,旁边建有房舍三间,人称“俱乐部”,专为健身习武所设。向上,有羊肠小道直达山颠。由“听涛轩”向北,沿窄径可达离中峰不远处的“读书亭”。这里便是公园的最高处。登上山巅,可见山后悬崖壁立,石上苔藓斑驳,映山红丛生。每岁春风乍暖,映山红迎风吐蕊,红艳一片,也不失为一景。由山巅沿小路直向东南,即可见到一木亭,造型朴拙,俗称“乘凉亭”。由此沿元宝山东南脊而下,即到达“天后宫”东面的小山岗。岗上建有一亭,四周遍植樱树,亭中立有建园纪念碑,上镌《安东元宝山公园碑记》。碑文撰于辛亥农历六月十五日,系东边道署秘书马超群代赵臣翼所作,蓬莱葛长所书。由此南下,西折至天后宫东侧,即达公园出口。
公园落成,正值辛亥革命功成之际,安东开为商埠未久,民心焕然,百业俱兴,公园游人四时不绝,名人雅士多有题咏。一时间,元宝山公园竟成为“邑中之冠”。“九·一八”事变后,元宝山公园境况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