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兜冢
驭兜,史传为4000多年前唐尧时人,原为尧臣,“因与共工比周为恶”,舜进言尧帝,被流放到崇山(见《尚书,舜典》篇)。据1979年修纂版《辞源》(933页),解释,崇山,“在湖南张家界县西南,与天门山相连。相传舜流放驭兜于崇山,即此”。崇山,距庸城10公里,海拔1200余米,《相隶澧州志》载:“崇山……山势嵯峨,顶有村落,其地平旷,可容千人……最上巨垄,人传驭兜冢”。今考崇山,其下有“驭兜石室”、“系马柱”等古迹;其上有“驭兜屋场”遗址,屋场后山巅有一空旷平地,中有土垄,状似坟冢,即驭兜冢也。
关于舜放驭兜于崇山,古人多持贬说,民间亦有“见驭兜墓为不详”的传说,然至近代,史家蜂起,有人提出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是由三个集团共同创造的学说,其中长江中下游的苗蛮集团就是以驭兜、祝融为首的。
周赧王墓
周赧王延岁(公元314~256),相传葬于张家界永定区丁家溶。明万历《慈利县志》载,周赧王墓在张家界县西10里,“周赧王59年,秦攻周,赧王惧而朝秦献地,遂以蝇年卒,周亦亡。盖秦忌之,不欲其葬内地故也”。《直隶澧州志》载:“周赧王墓,县西十五里,有赧王山,中有大冢,封殖甚高,周列小冢四十余,或云殉葬宫嫔也”。王右丞诗云:“蛮烟荒雨自千(秋),夜邃空余鸟雀悉,周赧不辞亡国恨,也怜孤墓近驭兜”。(按:周赧王墓与崇山驭兜墓遥遥相对,故谓“近驭 ”)
周级墓
周级,晋代张家界天门人,为宜都(今湖北宜都)内史(掌管民政的官)。《晋书·本传》及《通志·忠义传》载:周级,天门人,死后,葬天门山下。明人张兑作《题杨辀天门图》诗,有“可怜宜都周内史,古冢垒垒在山丘”句。
周朴墓
周朴,晚唐处士,曾隐居张家界天门山,“以耕读自娱”,“极林泉(天门山灵泉院)之乐”。唐未,“楚王马殷父子(930─932)开府天策,擢用英贤,朴屡征不起。著有《灵泉诗集》。(《永定县志》卷之六)周朴死后葬天门山南。
刘明灯墓区石雕群
在张家界城南4公里茅坪、新木岗一带。 散布台湾总兵刘明灯一家墓葬3处,方园约2公里。刘明灯,字简青,生于清道光戊戌年(1838),光绪21年(1895)病逝。刘系清诺授建威将军、记名提督、福建台澎挂印总镇,总随左宗棠征战湘、粤、赣、浙、闽、陇等省,同治5年,调任台湾总兵,坐镇台湾。光绪4年解甲归里。其弟明烛、明煌、明燧、明燎皆为清朝武官。刘明灯死后,五北明燧募请张家界所著名石匠王玉之为刘氏一家修建墓地,历时17年,耗资不计其数。墓区现存墓地3处、石雕群3处、石碑坊2座、神道碑4座、石像24尊、石桅4根,其它碑刻2处。刘明灯墓区规模之大。石雕技艺之精,为地方所罕见。石人高2.62米,径围2.39米;石马长1.67米,高1.83米,其造型逼真,各具情态,比例得当,布局奇巧。石牌坊三门三檐式,雕梁画柱,巍然耸立,所刻对联、碑文一笔不苟;诸神龟、石兽无不匠心独运。整个墓区宛如一座艺术宫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