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坐落在世界水电之都、中国旅游名城、三峡工程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6月29日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立的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直属水利电力部管理,1996年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成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原湖北三峡学院是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
三峡大学面向全国招生,学校已培养毕业生5万余名,他们已成为水利水电行业及湖北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现有12个专业性学院,52个本科专业, 32个硕士点,18个湖北省立项建设博、硕士点;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学生18880人,留学生309人,硕士研究生540人,校内继续教育学历生2006人。
三峡大学现有教职员工3348名,其中专任教师1553名。专任教师中有正高职称者149名、副高职称者666名、讲师792名,博士78名、硕士580名;有“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4名,“三峡学者计划”特聘教授7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6名,首批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人选10名,湖北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培养计划人选32名,有博士生导师9名、硕士生导师299名;学校聘请了包括10位院士在内的200余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学校现有校园面积252万平方米(378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有各类实验室(实验中心)50个,大中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万多台(件),总价值17285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12.9万册,各类电子图书43万册(件)。
三峡大学现有1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近3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245项,其中省部级项目56项;在近两届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6项。
三峡大学近3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20项,其中国家攻关课题、“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电力公司重大课题、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重大专项、水利部创新基金项目、霍英东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52项,累计项目经费达2亿多元;有24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出版学术专著25部,教材50部,授权专利11项;近3年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累计4978篇;有30多项技术开发成果被应用于灾害防治、大坝监测、高边坡绿化、工程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库区移民、医药化工、旅游规划与开发等行业领域。
学校主办有《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实用医学进修杂志》、《灾害与防治工程》等学术期刊。近几年,由学校参与主办或承办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30余次。学校先后与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等20个国家的45所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和互派留学生等合作关系。
学校创办以来,得到了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水利部部长钱正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等领导人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
三峡大学组建6年以来,全体师生员工团结拼搏,艰苦创业,求索奋进,通过实施“规划工程”、“人才工程”、“质量工程”和“凝聚力工程”,推进实质性合并,促进实质性融合,实现了集中一地办学,各项事业发展态势良好,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先后被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2005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同时,我校在2005年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目前,学校已经成为湖北省省属高校中水电特色与优势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一定社会声誉的地方综合性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