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铁道学院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河北省骨干大学。学院以工科为主,兼有文、理、经、管、法、教等多学科,形成了集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专科(高职)教育及成人教育为一体的办学体系。
石家庄铁道学院诞生在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时期,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为加强铁道兵团建设,适应铁路抢修与新建的需要,有计划地培养干部,经中央军委批准,1950年9月1日在北京成立铁道兵团干部学校,铁道兵团副政委崔田民任学校政委,一大批铁道兵高级指挥员和技术干部到学校任教。同年校址迁驻河南洛阳。1951年,经中央军委批准校址选在石家庄新建。1954年3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撤销铁道兵团番号,学校改名为铁道兵学校。1961年学校改名为第一铁道兵学校。为加强学校建设,1962年7月1日经总参谋部批准更名为铁道兵学院,军级建制。“文革”期间学院受到破坏。1970年3月,根据军委批复,铁道兵下令组建铁道兵学校,代号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字五四零部队,行使军级权限。1976年1月,学校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技术学校。1978年1月,遵照中央军委命令,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军级建制。1979年4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教育部和总政治部联合发出通知,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属第一批录取新生单位。1982年4月,经中央军委批准,学院为军队院校首批工学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1月1日,遵照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随铁道兵并入铁道部,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学院。2000年转归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列为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
石家庄铁道学院的成立与发展,与我国铁路建设事业休戚相关。在军校时期,为加强铁道兵团正规化、现代化建设需要,学校主要任务是培养与提高干部的工程技术与文化水平,为铁路抢修、抢建培养技术骨干。学校早在1953年就明确提出“以教学为中心”、“一切工作为教学服务”。1956年秋,全校更是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争当先进教学工作者活动。1962年,铁道兵司令李寿轩参加学校开学典礼时要求保证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领导与机关干部深入课堂查课定为制度。学校重视实践教学,1952年组织部分技术教员,赴抗美援朝铁路抢修现场见习锻炼。在朝鲜战场,学院校友修建了“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作出了突出贡献。学院认真学习周总理和中央军委关于铁道兵性质任务的批示,牢固树立劳动光荣,艰苦为荣,当铁道兵光荣的思想。“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 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激昂奋进的《铁道兵之歌》激励着20273名学员“走志在四方路,做艰苦创业人”,投身国家铁路建设事业,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栋梁之才。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1984年,学院并入铁道部。学院继续保持和发扬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同时虚心向兄弟院校学习。在专业设置上,根据铁路事业发展要求,改造已有专业,增设新专业,努力适应用人单位需要。1987年11月13-14日,学院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强调教学工作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从教书育人,面向施工生产第一线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等方面办出学院特色。继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结合预分配分散实习,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和长期挂钩单位等,提高了实习质量。学院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1987年4月,王成林同志在铁道部政治工作会议上作了《发扬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下大力培养四化建设合格人才》的发言,受到部领导好评。王成林受到李鹏同志接见。2000年学院划归河北省,学院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加强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同时改造传统专业,增强服务交通本领。巩固教学中心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走志在四方路,做艰苦创业人”的育人思想。在2005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经验交流会上,姜稚清同志作了《把毕业生输送到国家建设的第一线》的发言。介绍了学院建校以来,始终坚持把毕业生输送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五十六年的办学历史,秉承军队传统,贯彻现代教育思想,形成了“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精心育人,志在四方”的优良校风,为我国铁路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在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秦岭隧道、芜湖长江大桥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学院坚持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突出铁路专业特色和交通土建专业优势,从培养模式、教学计划、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对入学新生进行摸底考试,分级教学,因材施教。土木工程专业实行了“3+1+1”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为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服务;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以教学为中心,产、学、研相结合;自1987年开始举办“三育人”活动,掀起全员育人热潮。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上,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工科优势和铁路特色,以实现受教育者专业水平与思想修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献身精神与自我价值、志在四方与立足本职的四个统一为目标,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历经56年的建设与发展,石家庄铁道学院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文、理、经、管、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在土木、交通、机械工程等学科领域形成了独特优势,其中桥梁工程、地下工程、大型结构工程等学科更是在经济建设的战场上彰显特色,享誉全国。
校本部现设有土木工程分院、机械工程分院、经济管理分院、人文分院、交通工程分院、建筑与艺术分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分院、电气工程分院、高等技术分院、研究生分院、成人教育分院等11个分院和计算机系、工程力学系、数理系、外语系、信息工程系等5个系,1个体育部。学院还设有独立办学二级学院——四方学院。有国防交通研究所、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研究所、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所、交通环境与安全工程研究所等14个研究所。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岩土与结构实验中心,大型结构健康诊断实验中心),3个省级重点学科(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有38本科专业,7个学科门类。经教育部批准,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点,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坚持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构建起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具备“整体性、前瞻性、科学性、创新性、柔性化、可操作”的开放式人才培养计划,使学院本科教学培养体系上了一个新台阶。按知识、能力、素质分模块构建课程体系,强化主干课程,突出因材施教。实施分级教学,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实行弹性学制、辅修制度。近年来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30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在教育部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院的《新形势下复合型人才因材施教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河北省本科高校尚属首次;《西柏坡“两课”实践教学的新模式》获二等奖。2001年,《“3+1+1”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通过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是河北省首家通过这一评估的高校。建设了34门省级精品课。2004年,《隧道工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也是河北省唯一一门国家级精品课。
学院在科技工作中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紧密围绕国防、铁路和地方经济建设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提高科技总体水平和效益,形成了以交通行业为依托,以土木工程为重点,与国家经济建设相适应的应用性科研特色。十五期间,组织全院力量承担了以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秦岭隧道、秦沈客运专线、芜湖长江大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科技攻关任务,通过全院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国防交通应急工程、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地质超前预报、交通环境与安全工程、长大隧道通风、大型施工机械、工程管理等学科领域,通过创建科技创新团队,形成了若干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十五期间,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863”、“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军队、科技部、建设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电力总公司等各类科研项目600多项,争取科研经费25000万元,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0余项,其中《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秦岭特长铁路隧道修建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4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1900篇,被三大检索工具(SCI、EI、ISTP)收录178篇,连续多年排名全国高校百名左右。科技工作促进了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教师把现场第一手资料充实到课堂教学,讲课生动,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学生毕业设计题目84%来自教师科研课题和施工第一线,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京九铁路、大伙房隧道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学院毕业生因为进入角色早,进步快,成为工程施工中的带头人。
学院早在1995年成立了董事会,与全国30家大型企业在人才培养、科技合作、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使学院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紧密结合,科学研究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校企在合作中共赢。
学院重视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拓宽师生视野,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近三年来邀请国内著名专家举办讲座50余次,几十位院士、知名学者来院讲学。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活跃了学术气氛,促进了学科发展,提高了整体水平。近三年来,通过聘请外籍教师、出国留学、开展合作科学研究、参加国际会议,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石家庄铁道学院现有教职工1419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774人,教授105人,副教授207人。副高职以上职称人员近442人。另外还聘请了121位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教授为学院兼职教授。教师中1人被评为燕赵学者,2人获得詹天佑人才奖和青年奖, 2人获得茅以升科学奖,1人获得茅以升工程师奖,1人被评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被评为河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6人被遴选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1人被选为省中青年社科专家五十人工程人选,1人被评为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14人被评为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入选为河北省双十双百双千人才工程,省部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专家49人,10人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学科技术带头人,5人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青年科技拔尖人才,3人获得詹天佑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专项奖。
学院校舍面积36万平方米,建有实验中心及中心实验室38个,拥有一批教学科研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总值达8153万元, 现代化的图书馆藏书七十余万册,电子图书近三十万册,校园网络环境达到百兆到桌面、主干千兆、全交换的网络结构,并全部接入INTERNET。
石家庄铁道学院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每年的第一志愿录取率都在60%以上。学校本科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全省非师范类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在2005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电视电话会上,学校做了经验介绍。学校本部现有博士生4人,硕士生297人,本专科生9543人(其中专科178人),共计折合本科生9997人。学校狠抓基础教学,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CCTV英语演讲比赛、河北省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统考竞赛,成绩在河北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多人获得茅以升奖学金。涌现出多个全国先进班集体和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
办学56年来,培养了48016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工程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人才。毕业生以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发展快享誉全国。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铁道建筑报以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等详细报道了学院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引起极大社会反响。 近年来,学院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已基本实现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将不断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作为引领学院发展改革的顶层设计,为国家经济建设写下了辉煌篇章。学院被评为全国高校教务工作先进单位,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战备交通工作先进单位。荣获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校级优秀组织奖,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学院团委连续15年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目前,全院师生正以“拼搏、奋进、求实、向上”的精神,以实现《石家庄铁道学院2006-2010年建设和发展规划》为已任,以迎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不断深化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把我院建设成特色鲜明、河北一流、国内知名的工程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