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品牌营销十大误区

时间: 2009-02-15 20:16:48 来源:  点击: 0

国内旅游企业“品牌盲”比比皆是。若想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行,我们必须重塑广大经理人的品牌意识。经过交广传媒旅游策划营销机构的调查和访谈,旅行社对旅游品牌营销普遍存在着以下十大误区:

1、做品牌是大企业的事

这个误区在众多中小旅游企业中比较突出,他们认为做品牌是大企业的事,目前我们企业还不需要品牌战略管理。

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针对旅游企业而言就是--不论大小--你所有经营的关键环节都不能少,而品牌战略恰恰是旅游企业市场竞争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与之相反,很多中小旅行社企业通常的做法是,在旅行社规模小的时候不重视品牌的建设,当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狂轰烂炸”式的投放广告,结果几轮广告轰炸下来,品牌知名度迅速增加。

交广传媒旅游策划营销机构认为,殊不知,这样的旅游品牌除了知名度外,其他品牌资产都少得可怜,更不用说抗风险能力、价值感和溢价能力了。因此,品牌塑造在“小”的时候不能忽视!

2、“高端”旅游品牌就是高价格

挺进高端,价格是一个标志性要素,也是高端意义的最直接体现。但二者不能划等号。高端旅游品牌的价格当然是比较高的,但更高的也是更重要的应该是高价值。高价格只是高价值的外在表现。本土旅游品牌以往的定价策略是基于竞争的,要挺进高端,定价的基点就需要转向以品牌为核心。

值得国内旅行社业者借鉴的一个地方是夏威夷。从美国本土到夏威夷也需要长时间的飞行,不过旅游者都知道,一下飞机,他们就会接受草裙舞和大餐的款待。女人们立刻会觉得自己变得像王后一样。而在中国,旅游者受到的欢迎,往往是那种自以为是、漠然无表情的官僚面孔。

3、把旅游品牌定位看作竞争优势

这也是旅行社经理人以及员工常犯的错误。主要原因来自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赢得竞争的主动权。比如,该旅行社品牌的定位是“特色”,他们的员工会到处说:特色安排是我们的优势。殊不知,可能当地旅游市场的承载能力对特色游的需求量微乎其微——这句话,就把定位和竞争优势划等号了。

交广传媒旅游策划营销机构认为,最常见的就是一些国字头的大型旅游集团,他们员工会鼓吹说:我们旅行社的定位就是新中国最早的!最大的!就是国字号!这样也许就忽略了消费者的感受。

4、品牌形象朝令夕改

许多企业的品牌管理缺乏长期的、系统的、战略的规划,缺乏一个长期不变的品牌核心价值,导致一些品牌随波逐流,朝令夕改,形象模糊,甚至让人误认为该企业是在进行“一品多牌”的品牌策略。

有些旅行社今天打着“××假期”推广产品,明天又换成“××之旅”到处招摇过市。从长期来看,这样的传播很难塑造一个强有力的品牌。当然,这不是说品牌要固步自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做相应调整是必要的,但这些调整都应围绕品牌核心价值来展开,“万变不离其宗”才能建成强势品牌。

5、名牌就是品牌

把名牌看作品牌是人们常见的认识误区。其症结在于将品牌知名度狭义的理解为品牌的全部,从而忽视了品牌认同的根本是品牌具有良好的美誉度。没有美誉度的支撑,名胜一时的“泡沫”品牌,终将成为过眼云烟。

曾在央视“各领风骚三两年”的秦池等“标王”早已销声匿迹。从某种角度来说,名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生命力远远脆弱于品牌。

6、“拼牌”就是品牌

很多旅游景区都要拼命地去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优秀旅游单位或者消费者信得过的旅行社等名誉,以拿到“证书”为目的。换句话说就是在“拼牌”,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做“品牌”。

但旅游品牌不是“拼”出来的,它需要产品的创新,需要服务的完善,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文化的沉淀,更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占领并坚守旅游消费者的心智资源。

当然,做品牌少不了如火如荼的激情,也少不了一比高低的“拼劲”,但“拼劲”只能是一种战术之需,我们旅游经理人仍然需要水滴石穿、铁杵成针、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唯有如此,国内旅游企业才能成为未来全球格局的市场竞争中真正的品牌大赢家。

  • 1
  • 2
( 作者: 编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