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幕山弥勒寺

归属:红河旅游景点 点击:0 

锦屏山距离弥勒县城10公里。山门上方,悬挂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的"弥勒寺"寺名。踏着一千九百九十九级台阶,步入规模宏伟、气象万千的锦屏山风景区,但见绿荫叠翠,清泉潺潺,鸟语花香。山腰红墙黄瓦处,殿宇恢宏,飞云流霞,青烟袅袅。据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师言,弥勒的锦屏山与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华山、江苏的录山、宾川的鸡足山同为七大华夏名山,其间的弥勒寺院与文殊寺院、普贤寺院、观音寺院、地藏寺院、如来寺院、迦叶寺院同为九州佛教大丛林。数百年来,锦屏山--弥勒寺香火不断,是滇东南闻名遐尔的佛教胜地。  锦屏山又名翠屏山,山虽不高,但山形独特,钟灵毓秀,锦屏泻玉;气势磅礴,泉流山半。粗看像一道巨大的屏风,呵护着美丽富饶的峨山甸水,细看则像一尊神工造化的弥勒大佛,结跏趺坐,护佑众生,在这与佛同名的弥勒县,俨然一座名副其实的"弥勒佛山"。历为弥勒名胜之首。  锦屏山上的弥勒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正史清乾隆《弥勒州志》载:"锦屏山:城北二十里,上有玉皇阁,下有弥勒寺。"《新纂云南通志》云:"天启六年有僧如玉得地锦屏,募资兴建弥勒寺,州内佛教盛行。"弥勒寺于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竣工,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座落于县城北郊风景秀丽的锦屏山上,寺院分东殿、西殿、玉皇殿(上殿)、下殿,有祖堂、观音楼、天府、地狱等,因塑有弥勒佛为供奉主佛故名。当时有僧数百,除修行外还耕作,兼营酿造、榨油。时有寺庙田,如布王戈、马龙、土木基等村均属佛寺山庄,每年收租数百石。寺南大照壁上有唐代书法家狂草书写的"飞云流霞"四个大字,笔力苍劲、流利,堪称佳作。壁下从岩缝中喷出一股"佛泉",传说饮此水可祛病消灾、延年益寿。历代名人、教徒、香客、善男信女到此朝拜观光者,大都丢铜钱入泉眼后饮水祈福。古人留下了"青飞岩下水,绿覆树头天"的佳句,有"锦屏泻玉"之美称。清乾隆皇帝御赐寺政三宝:金漆托盘、檀香木雕佛像、清洁佛珠,一时声名大振,善男信女朝拜如流,骚人墨客亦常到此游憩,他们或状物言志,或即景抒情,留下了不少诗章。清咸同年间,遭兵燹之灾,寺庙残破。后历经多次重建,修葺,方保绿水青山之锦屏。民国民间,无奈战乱兵痞袭扰,僧尼散尽,殿宇倾颓。1958年,东、西殿曾一度作廊,后在风雨飘摇中倒塌。寺院庙宇所剩无几。1987年至1990年,首次对弥勒寺(现今的大智院)扫按原规模仿建,使大平盛世的一样香火袅袅不息。1994年以来,佛教界遵依广大佛教信徒的心愿,主导由佛教协会向民间和企业募集资金对弥勒寺的庙宇、佛像进行复建改造。1999年12月,高19.99米、世界上最大的弥勒大佛在锦屏山的心脏部位建成,它既体现了佛中有佛的意义,又标志着锦屏山风景区经风历雨数百年后展开迷人慈祥的笑颜:大肚能容天下事,慈心永护世间人。  经过复建改造的锦屏山--弥勒寺,拥大佛、大运、大雄、大智四院之宏阔,集弥勒强巴相、弥勒仙光相、弥勒布袋相、弥勒天冠相之绝致,遂成"弥勒道场"之大寺;锦屏山呈大丛林之恢宏,托19.99米大佛之高大,延一千九百九十九道台阶之绵长,显千年梯田、百年古树、潺潺清泉之灵秀,遂成"旅游胜地"之大观。登临锦屏仙山弥勒佛境,弥勒县城及一马平川的万亩平畴尽收眼底,让人既心智顿开,思接广远;又烦恼顿消,心旷神怡。每年春节和正月初九庙会等传统节日,上山进寺的香客、朝拜的信徒、观光的旅行者络绎不绝。到弥勒县,游弥勒寺,拜弥勒佛,领略佛教文化、儒家文化、民族文化和谐共处之大观,成了许多人的一大快事。  巍巍锦屏,悠悠古寺,县名弥勒寺名弥勒佛名弥勒,这一世间惟一的奇妙异境,集于南滇一地,实属稀罕。其间的因果,自古以来在民间流传着不少美妙的传说。相传南北朝年间的一天,大智大慧的如来佛祖,梦见中国南方有一座山峰极像端坐着的弥勒佛,便派弥勒佛菩萨四海巡查,寻找这块吉祥灵地传经布道,弥勒菩萨依梦所示,云游南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弥勒菩萨踏遍了千山万水。一日,来到一个“弥勒”的部落领地,十分疲惫的弥勒菩萨便在一座叫锦屏山的对面路旁树下小憩,困盹中见一个很像自己的佛微笑着走来。弥勒菩萨惊醒后,忽有所顿司,便展眼一看,只见对面的锦屏山俨然似自己悠悠而坐。嗬,好一片灵光佛地!弥勒菩萨便在此地驻定下来,四处传经,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数年后,弥勒佛才又去云游四海。他走后,当地的僧众十分怀念他,便募集资金建起寺庙专门供奉弥勒佛,定名弥勒寺。也就有了县名因佛名由来的传说。  然而,穷本溯源,弥勒县之名并非来于佛教,而是起源于古代部落首领的名字。据记载,唐代今县地为南诏国巴甸、布笼甸一带,其首领的名字叫弥勒,故名其部为弥勒部。元宪宗七年(1257年),弥勒部归附元政权,至元十二年(1275年)设弥勒千户于此,元二十七年(1290年)改弥勒千户为州,称弥勒州,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为弥勒县,相沿至今。但是,也许是自然力与天意的使然,自修弥勒寺于县境之锦屏山,佛教就在这块土地上兴盛起来。按佛法所云,诸事因缘而生,弥勒县之名源于弥勒部,弥勒寺之名本于弥勒佛,寺与县与佛同名之结合,因弥勒而弥勒,正应了一个"缘"字。这就使弥勒县与弥勒佛之间有了种种美妙的传奇故事,就有了"所说弥勒,即非弥勒,也是弥勒"之奥妙。


上一篇:三代一品坊
下一篇:大岩子崖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