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归属:成都旅游景点 点击:0 

成都武侯祠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等部分组成,占地83.12亩(55441.04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159平方米,占21.93%,绿化面积23301平方米,占42%,是全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和三国文化的集中展示地,也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堂并与陵园合一的名胜古迹。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惠陵、汉昭烈庙始建于蜀汉章武三年(223),南北朝时迁来了武侯祠。南北朝至元代,三者彼此为邻、各自分开,明初合为一体,并将刘备、诸葛亮合祀一殿,蜀人仍习称这复合体为武侯祠。清康熙十一年(1672)维修时又将其分为前后两殿,保留至今。

武侯祠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是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结义楼”等。其西是惠陵陵园和“三国文化陈列室”等。祠内还有碑碣、匾联、钟鼓、听鹂馆、香叶轩等景区、景点,内容丰富。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塑像50尊,多出自清代民间艺人之手。蜀汉君臣上下济济一堂,是成都武侯祠的一大特色。这些塑像群从清代起被人们视为喜神。武侯祠因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主题鲜明、文化博深而享誉海内外,每年前来参观、游览、朝拜的游客达一百万人次以上。1780年来它在建设、维修、发展时又自觉、不自觉的将儒家文化、兵家文化作为了主体思想; 加之它又正好位于“三国正统”的蜀汉的首都,因此它理所当然的被中外游客视为“三国文化”的圣地。

武侯祠的建筑格局,历史上也屡经变化。第一次大变是武侯祠的迁入。成都武侯祠始建于成汉李雄(303——334年在位)之时,位于少城内。杜甫于上元元年(760),拜谒武侯祠时,祠内已古柏森森,由此上推其始迁入年代约在南北朝。诸葛亮一生功绩建树得力于刘备三顾茅庐;蜀汉帝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诸葛亮的忠贞智慧。把他们的纪念地迁到一起,良相伴明君,是儒家文化中君臣观念的强烈体现,也是儒家文化为这个名胜景点注入的最强活力。武侯祠迁到惠陵、汉昭烈庙旁,三个景点共同构成了一个以三国文化为背景的景区,它对丰富这一景区的文化内涵、提高地位、扩大影响等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宋代任渊《重修先主庙记》:惠陵有庙在其东,所从来远矣,大殿南向,昭烈弁冕临之,东夹室以?后主,而西偏少南又有别庙,忠武侯在焉。明初发生了第二次大变化。据张时彻嘉靖二十六年(1547)《诸葛武侯祠堂碑记》说:“洪武初……,蜀献王之国,首谒是庙,谓君臣宜一体,乃位武侯于东、关张于西、为文祭之。盖自是武侯废祠,而乃以其碑碑庙中。”明初“武侯于东,关张于西”,即将诸葛亮的像塑在刘备的东面,把关张的像塑在刘备的西面,事实上以前的武侯祠已“废祠”。这次大变,将过去的当昭烈庙与武侯祠合为一殿,出发点是“君臣宜一体”,仍是儒家文化的君臣观念在起主导作用。康熙十年(1671)维修时,又将明代的一殿分为前后两殿,形成昭烈庙(昭烈殿、刘备殿)在前,武侯祠(忠武殿、诸葛亮殿)在后,前高后低的格局;又置文臣武将两廊于前殿两侧,“如朝廷礼”,进一步突出刘氏皇权。这次变化仍保留了君尊臣卑的儒家文化主题。

武侯祠入选的塑像,历史上屡有变化。这个变化反映了不同时代,对“忠”的不同认识。南北朝时将原建在成都少城内的武侯祠迁到惠陵旁,“以臣伴君”,是儒家文化中君臣关系的具体反映。祠内唐宋时期原有刘禅专祠,当然也有塑像。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二《两王难当二堂》说:“蜀先主祠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挟即武侯祠,东挟即后主刘禅祠。蒋公堂帅蜀,以禅不能保有土宇,因去之。”清代在重塑武侯祠塑像时,入选对象无论职务高低、贡献大小,都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忠。刘禅、法正、彭羕、廖立、刘封、李严、刘琰、魏延、杨仪、谯周等一大批蜀汉重要人物之所以落选,那就是他们在过不了“忠”的“政审”关。

通过千百年来的反复提炼,武侯祠内的碑刻、匾联、陈列等,逐步抓住、突出了儒家文化与兵家文化相结合的本质特征,画龙点睛。如以“攻心”联为代表的武侯祠匾额对联,集中反映、评价了蜀汉英雄的三纲五常观念,其中特别特出了刘备的仁、惠、诸葛亮的忠、智、关羽的义、张飞的诚信等。

可以说,武侯祠保留了“三国文化”的精髓,将儒家文化与兵家文化紧密结合。这里的许多内容可视为治国、治军、管理企业、为人处世、治家教子等方面的教材和典范。正因如此,国内外的许多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企业家,及一般群众才不远千里,来此参观学习。


上一篇:青城山风景区
下一篇:文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