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慈寺

归属:成都旅游景点 点击:0 

成都大圣慈寺,古称“震旦第一丛林”。又称大慈寺,俗称太慈寺,讹呼太子寺。修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唐天宝、至德年间),由唐玄宗(李隆基)赐匾“敕建大圣慈寺”始建。后唐肃宗(李亨)为其亲书“大圣慈寺”,故得名。唐代高僧玄奘曾在此受戒。相传:成都是一块漂浮在内海上的大陆——“一年成市,二年成都”(市,交易也;都,总汇也)。为防止城市漂移和沉浮,乃至水患作怪,古人就在蜀地通向大海“海眼”的“风水宝地”之上,修建了这座大型的寺庙和湖水庭院建筑群——“大慈寺”,作为永保成都繁荣、太平的镇宝之寺。

据史料记载:原寺经唐代扩建后,规模宏大壮观。当时寺内有96个庭院,楼、阁、殿、塔、厅、堂、房、廊8524间。占地数百顷(包括现东风电影院、东风路、糠市街、点将台、牛王庙等一带区域)。特别是该寺在历史上香火鼎盛、僧侣众多(现北糠市街右端就有一条街叫和尚街。街以和尚为名,足见该寺在当时的影响)。晚唐诗人张宾(北京海淀清河人,唐昭宗时中进士,当过膳部员外郎和金堂县令{赵镇})曾在“大慈寺”借景抒情题过一首颇有名气的诗:《夏日题老将林亭》:“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墙头细雨垂纤草,水面回风骤落花。井放辘轳闲浸酒,花开鹦鹉报煎茶。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寒沙。”勾勒出墙头细草、水面落花以及浸酒、煎茶等生活画面,足见当时“大慈寺”的闲情怡趣及风光美景。据明人曹学全编撰的《蜀中名胜记》描述,至宋、明时期,大慈寺香火仍然还非常旺盛,附近街区也相当繁华,遇有庙会、节日更是分外热闹。至明末清初大慈寺才逐渐趋寂。据后人考证和推测,衰败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受明末后历次战乱和瘟疫的影响,特别是张献忠“剿四川”时,肆意对成都城建和经济的破坏(当时成都曾荒芜到出城不到十里,即可见豺狼虎豹的境地);二是基于佛教禅宗内部的斗争。如明末清初,成都北郊“昭觉寺”出了位佛界巨子丈雪通醉及其周围一批高徒名僧,使得“大慈寺”权威和声望日下。

历史上,“大慈寺”最有特色和影响的文物是名画和铜佛。据专家评价:该寺所有画像“皆一时绝艺”,是一座极其珍贵和罕见的艺术宝库。据宋代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及范成大《成都古寺名笔记》等史料记载:该寺壁上有各种如来佛像1215幅,天王、明王、大神将像262幅,佛经变像114幅。宋苏轼曾誉为“精妙冠世”。宋李之纯《大圣慈寺画记》称:“举天下之言唐画者,莫如大圣慈寺之盛”。特别是描述五代时四川著名得得和尚(贯休)的《渡海罗汉图》(平等阁藏《中国名画集》(1934年上海有正书局出版)上册第七幅所绘)最为有名。原藏家狄平子在原画左边有一题记:“此幅原绢上,有僧来复题云:蜀僧贯休临唐卢棱伽过海罗汉图,藏在成都大圣慈寺六祖院内罗汉阁。后五百年弟子来复游方过此,恭观敬题。云云”;据说,该寺的铜佛、石佛也曾有大小数百尊。均先后被战、乱所毁。其中,最有名的有两尊:一尊毁于1927年;一尊曾保存至解放后。此佛为全铜所铸。高两丈余,造像庄严,四周已用玻璃柜保护起来。关于这尊铜佛,流传着一则有趣的神话传说:每当盛暑季节,人们常到此处纳凉,据说夜深人静时,有时会听见铜佛脚下海水的声音。塑造铜佛的目的,就是用他来镇压脚下的“海眼”口。铜佛的背面刻有“永镇蜀眼李冰制”七个比拳头还大的字。字为秦篆体(因此,有人就从这尊佛像的制作和秦篆体上来看,怀疑它并非秦代制作,极有可能为明、清时所铸)。在玻璃佛龛的前面两侧,当时还挂着颜楷(华阳人,清末民初的著名书法家,四川许多名胜古迹多有他的题咏)所撰联:

“立脚镇潮音,预防沧海横流日;

以手援天下,应现金刚不坏身。”

可惜此佛最终被毁于“大跃进”时代的1958年。(据目击者市诗词协会副会长冯水木先生回忆:目睹工人抡大锤所砸,铜佛的基座就有一米高,仅铜皮就有约两寸厚,头部无法砸烂,为实心红铜。)

成都“大圣慈寺”历经兴废,多次毁于兵火,现存诸殿系清代顺治以后陆续重建。殿宇有天王、观音、大雄诸殿及说法堂、藏经楼等。其中,藏经楼以峡石为柱,殿宇尤为宏丽、雄伟、壮观。“文革”前,在原临东风路的大门(原为后门)的砖砌的寺门上,仍然还有湖北蕲春黄云鹄所书“古大圣慈寺”(书法一般,没甚特色)五个比斗还大的字,石刻填金。但寺内只剩下一殿,右边有少数僧寮,两三间精舍为住持所住。还有一个小茶肆,供游人憩息。


上一篇:天台山
下一篇:望江楼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