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大寺

归属:西安旅游景点 点击:0 

在西安鼓楼的西北角,有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这就是全国著名的伊斯兰教寺院——西安清真大寺。清真大寺位于西安鼓楼西北的化觉巷内,又称化觉巷清真大寺,它与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大寺并称为中国西安最古老的两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学习巷寺以东,故又叫东大寺。

西安清真大寺,据说创建于唐代。唐初,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商人经“丝绸之路”来到唐都长安,他们在西市、东市经商贸易,陆续在长安城定居。特别在唐代宗时,曾经帮助汾阳王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西域回纥族领袖,带领将官部卒200余人跟随郭子仪从泾川来到长安,也纷纷落户长安。他们开始广泛学习唐朝的一切法令制度和文化习俗。由于众多的穆斯林在长安定居和世代繁衍,就使伊斯兰教在这里得到传播和发展。而作为伊斯兰文化的象征,作为广大穆斯林向真主表奉忠心和精神依托的圣堂——清真寺,便在唐代长安应运而生。现在的清真大寺虽然已看不到唐代的建筑遗存,但是却保留了明代永乐年间的气势和规模。楼台亭殿,布局严谨;雕梁画栋、肃穆幽雅,它成为西安最大的一座伊斯兰教寺院。

走进古老的寺院,走上整齐的青石板,仿佛沿着岁月的长河,感受着清真寺的沧桑变迁;这深深的寺院,这静静的青石板,仿佛化作历史的声音,在讲诉着清真寺的辉煌壮观。站在前院,一座高大、古朴的木牌坊耸立在眼前,琉璃瓦顶,异角飞檐,斗拱重叠,古朴庄严,距今已有360多年。据说,在朱元璋带兵灭元建明的过程中,曾有十位回族将领跟随他奋勇作战,木牌坊正是因此而建。第二进院落,竖立着一座三间四柱式的石牌坊,中楣有“天监在兹”,两翼有“虔诚省礼”和“钦翼昭事”。石牌坊后南北各竖立着一通冲天雕龙碑,镌刻着宋代书法家米芾的“道法参天地”和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勅赐礼拜寺”,笔力遒劲奔放,形体舒缓流畅,书法臻美佳妙,是我国书法艺术中斗方大字的珍品。第三进院落,有寺院中历史最早的殿宇——勅修殿。殿内有清雍正十年三月十三而立的一通阿拉伯《月碑》,内容记载了伊斯兰教斋月时间计算的方法。院落中心矗立着三层八角攒顶的“省心楼”,结构稳固,造型精巧,是礼拜前宣礼者呼唤教徒礼拜的至高点。南北两厢的讲经堂珍藏有清代手抄本《古兰经》和描绘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诞生地的《麦加图》。而宫殿东邻则有穆斯林教徒礼拜前沐浴的水房。最后一进院落的中心是凤凰亭,这是一座集牌楼和亭阁于一体的独特建筑,亭上悬有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铁铉手写“一真”二字。亭呈六角形,飞檐尖顶,两侧三角形好似牌楼,左右翘翼三亭相连,貌似凤凰展翅,所以得名凤凰亭。

凤凰亭周围,是一组石雕栏杆,亭后石阶两旁各有一池碧水,名为“海棠池”。沿石阶而上,便是宽大的月台,最两边就是巍峨华丽的礼拜堂。礼拜堂覆有宁静而清澈的蓝色琉璃瓦,斗拱飞檐,磨砖对缝。大殿面宽七间,进深九间,1300平方米,可容纳千人共同礼拜。在大殿外背中心有锥状鎏金顶,内檐高悬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成祖朱棣领赐给当时寺院阿訇、阿拉伯人赛亦迪哈马鲁丁护寺的勅谕匾,殿内天棚藻井上有彩绘600余幅,用色讲究,构图巧妙,是我国伊斯兰教寺院彩画独特手法的体现。在殿内四周镶嵌大型木牌雕刻中文、阿拉伯文《古兰经》各三十幅,是目前世界伊斯兰教寺院中极为罕见的巨型《古兰经》。

走在这清真大寺,每一处都布局规整,每一处都紧凑和谐,置身共间,在肃穆庄严中独有一份静谧和清幽。关于清真大寺,还有着一段传奇故事。明朝,当郑和准备率领庞大的远洋舰队再次下西洋时,虽使团人员近两万,却唯独缺少精通阿拉伯语和锡兰语的翻译。于是郑和便千里迢迢,专程来到久已闻名的长安城清真寺求贤选才。经过认真考核、仔细挑选,他选中了寺院的掌教哈三,并且任命他为西洋使团的总翻译。哈三聪慧稳重、不负“郑”望,在出使途中,不仅为郑和出谋划策,排忧解难,而且顺利完成使命。回到京城,郑和为哈三报功请赏,哈三均婉言谢绝,他只要求圣上能恩泽清真寺,拨款修葺。郑和领旨重返长安,亲自设计绘图,召募巧匠,选择良材,使清寺大寺面貌一新。清真大寺,历经数朝。1200多年来,寄托着穆斯林民族的希望和心愿。至今它依然是西安数万穆斯林虔诚礼拜、联络感情、文化交流、庆祝节日的圣殿。


上一篇:西安交通大学
下一篇:鲸鱼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