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湾

归属:娄底旅游景点 点击:0 

在涟源市金石镇有一群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这里清代出过“父子翰林”;现在民风淳朴,人才辈出。

位于涟源市东南方向的金石镇桃林坝村,保存有一座300多年前清朝康熙年间的完整古宅“乐恺堂”。这里曾出现过父子翰林、“烧车御史”,解放以来没有一人犯过罪,其地名富有诗意,人称桃林湾。

再现御书“太学”匾

这里发现了清代皇帝书写的一块“太学”匾额。“太学”匾额悬挂在乐恺堂的中厅,宽约2米,高1米,为几块木板镶嵌而成,楷书的“太学”二字仍然清晰。匾上尘土点点,褪尽光泽,表明它已有数百年不同寻常的历史。

在清朝,谢氏祖先中过举人、进士,其中一对“父子翰林”,名噪京师。父亲谢振定,乾隆45年(1780年)庚子科进士,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其子谢兴峣,是嘉庆24年(1819年)己卯科翰林院庶吉士。谢振定曾任监察御史,1795年,他不畏权势,放火烧毁了和珅妾弟违反规定使用的车轿,被誉为“烧车御史”。谢振定做过嘉庆皇帝的老师,后来晋升为太子太傅。

据1995年《谢氏大宗七修族谱》主修人谢翔在族谱中补记:相传嘉庆帝在谢振定逝世后,亲致祭文:“朕当太子,先生为傅;朕登大宝,先生为辅;朕今渡河,为先生讣”。他还亲笔为谢振定题写神主:“祖之臣父之功臣,朕之先生谢公振定老大人之神主”。由此推断,“太学”应当是嘉庆皇帝亲笔所书,以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历史上,桃林湾大屋曾挂满了御赐“翰林第”、“父子翰苑”、“太学”、“文魁”、“金紫诰封”等匾额。作为翰林府第,桃林湾乐恺堂现在的面积大约有1万平方米,而过去的面积要大很多。两侧的旧屋,如今已被拆除,盖起了许多红砖房。

现在的乐恺堂正院保存得较为完整,是湘中地区历史最长、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之一。它的建筑布局为前后四排平房,是典型的合院式住宅,青砖木制结构,三进九厅相连。正院中有两道门,两座天井,这是极为少见的。后厅是今天的谢氏族人举行祭祀的地方,由于经常擦拭,厅中木格上的金黄色油漆还十分鲜明。厅内木柱横梁都很粗大,现在依然结实,上面还有很多雕刻图案,显示出房屋主人的尊贵地位和建筑工匠的艺术水平。乐恺堂大门的石头门槛,历经300多年,已明显破损。村民们说,在“文革”期间,大院曾遭到破坏,后来陆续修缮,基本保持了原貌。他们表示,今后将加大保护力度,使这座古老的大院不再受到毁坏。

桃林坝的地势为象形,乐恺堂位于象鼻子上。乐恺堂前面,有一块大坪和一口扇形的水塘,再前面是广阔的稻田。距大院约一公里的凤形山上,耸立着一块两丈高的巨石,名叫锦石。山中还有一个大溶洞,至今很少有人进去。古老的建筑、名人的传说,加上自然景观,使桃林湾富有旅游开发价值。

淳朴民风誉湘中

桃林湾在历史上是神奇而风光的,今天的桃林湾人承接祖辈遗风,正创造他们美好的新生活。

桃林湾目前有4个村民小组,人口300多,全为谢氏族人。桃林湾人继承祖辈优良传统,耕读传家,勤劳致富。据介绍,这里先后走出了两千余人,到外地工作生活。最近几年来,年轻人到外地务工,其余的在家乡发展种养殖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人盖起了新楼房。

村民们自豪地介绍说,解放后,桃林湾先后有80多人考上各类大中专院校,50多年来,桃林湾的谢氏后代团结友爱,敬老尊贤,遵纪守法,没有一人发生过违法犯罪行为。这里现在生活着7位80岁以上的老人,是有名的“长寿村”。


上一篇:龙山
下一篇:古镇杨家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