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故居位于衡阳县曲兰乡湘西村石船山附近。始建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冬,时茅屋3间,中为堂屋,左为居室,右为书房。王夫之晚年在此居住17年,发愤著述,终老于斯。自题堂联云:“注香沉水三间国;芜绿湘西一草堂。”船山故居又称湘西草堂。王夫之逝世后,其子王敢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将茅屋改为砖木结构瓦房。散殁,草堂几经沧桑,屋宇田塘,“竟属豪右”,至乾隆六十年(1795),由王夫之的曾孙王其旋设法收回,并加修或嘉庆癸酉(1813)、乙亥(1815)间改作饲堂,门额题“船山调”。咸丰辛酉(1861),把田收回,饲产复完。自此,湘西草堂得以保存。1981年,当地政府对草堂进行全面修复,并对外开放。湘西草堂座西北、朝东南,占地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6平方米。横列式平房,前出廊;一进三间,中为堂屋,两侧厢房;悬山顶,盖小青瓦,为湘南一般民居建筑风格。门额题“湘西草堂”,系赵朴初书丹;门联为“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前廊树石碑两通,分别为清宣统二年(1910)衡永郴桂兵备道保护草堂告示和衡阳县人民政府保护草堂的通告。堂屋内正中悬王船山画像及船山自撰联“六经责我开生面,我自从天乞活埋”,画像上悬挂清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澎题写的匾额“高山仰止”。两侧厢房举办复原、辅助陈列。湘西草堂右前方0.5公里许有一枫树,名“枫马”,王船山生前常在此读书;左行1公里许有前故居败叶庐,5公里以外大罗山下有船山墓庐。1956年7月和1983年10月,王船山故居、王夫之墓均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