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

归属:武汉旅游景点 点击:0 

武汉工程大学(原武汉化工学院)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现有两个校区,占地1527亩,校舍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学校创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学院,隶属湖北省。198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改由化工部管理。1998年7月,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学校划转到湖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经过30余年的建设,学校已从原来以培养化工及相关专业专门人才为主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一所办学条件较好、实力较强、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风景图

学校现设有15个学院、1部和1个研究设计院,设有工、理、管、经、文、法学6个学科门类,47个本科专业,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4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3000余人,专科生713人,硕士研究生327人。学校二级学院---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本、专科生近5000人。

学校现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9个省级工程中心,24个硕士点,5个湖北省立项建设博士点。化学工艺、化学工程、材料学、生物化工、化工过程机械、应用化学、材料化学与物理7个学科已被湖北省评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此外,还与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矿物加工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化学工艺、等离子体物理等专业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校拥有固定资产7.1亿元,教学、实验用房35万㎡,建有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2个,标准游泳池1个,篮、排、羽、网球场52个。多媒体教室37个(6991个座位),语言实验室7个。有各类实验室33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8729台,总值1.13亿万元。图书馆馆藏纸本书刊92.5万册,实体电子图书10万册,网上访问电子图书30万册,9种文献数据库,是湖北省高校“优秀图书馆”和“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 武汉工程大学风景图

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491人,其中正高职人员134人。专任教师893人,其中副教授226人,教授105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604人,占教师总数的67.6%。教师中有1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为教育部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人才工程,12人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和其它拔尖人才,4人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8人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9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2人当选为湖北高校教学名师,1人当选为湖北省第七届“十大杰出青年”,15人为省级以上优秀教师(其中1人为全国优秀教师)。

学校在化学工程与工艺、磷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离子体技术、新材料的开发与利用、新药合成与制药新工艺、新设备研制与开发、网络及自动化、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学与人力资源开发及经济管理等学科专业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九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147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3项,省部级项目307项,企业项目1126项,科研成果转化440余项。学校获各类科技成果奖53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34项,省部级其它奖励11项。近几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ISR四大检索收录430余篇。2002、2003年专利申请数连续两年居湖北省内高校第5名,省属高校第1名。2002年专利申请数在全国高校排第78名,2004年专利授权数在全国高校排第78名。科研经费2004年3475万元。学校机器人足球队先后获得第七届、第八届世界机器人足球赛仿真5对5组冠军,第九届11对11组冠军。 武汉工程大学风景图

学校与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工学院等十多所国外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学校还成立了有百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参加的董事会。

“十五”期间,学校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系列改革。在全面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上,推行了主辅修制、试点班、双学位和分级教 学,建立并完善了以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员、系级教学评估、学生评教、教学检查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推广了毕业环节的宜化模式。全面实施了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稳步推进素质教育;适应一校两区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加快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进程,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生管 理系统、学生工作信息网络和学生资助服务体系,保证了育人质量的提高。学校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和以青年志愿者为载体的青年服务活动, 涌现出许志伟等优秀大学生和一批先进集体。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英语、电子设计、数学建模、艺术设计等竞赛及各种体育竞赛中多次获得佳绩。学校的办学 质量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从近年招生看,我校生源有较大优势。我校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12%以上。建校30余年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3万余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

学校40余次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其中获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表彰8次,获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四部委表彰4次,获全国学联表彰3次。学校被授予 “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绿化红旗单位”,“园林式学校”,“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上一篇:中南民族大学
下一篇:中国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