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科技学院始建于1947年,现地处北国冰城哈尔滨市的松花江畔。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厚德博学、强吾兴邦”的校训,铸就了"求真求实、创业创新"的校风,为全国各地培养各级各类人才4万余名。
近几年,学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抢抓国家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有利时机,用两年半的时间,在一片废墟上崛起了一个“规划科学化、功能现代化、信息网络化、后勤社会化、园林生态化”的校园,圆了几代科院人建设新校区、冲击硕士点的两个梦,实现了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空间和办学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一校两地(哈、鸡)四校区的办学格局。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余人,固定资产14亿元。初步建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管相结合,经、文、法相协调的大学。现有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67人,博士70人,研究生导师50人。学校开设36个本科专业, 21个专科专业。其中, 4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学科梯队,4个硕士学位点。学校下设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等15个
教学机构,安全工程研究所等23个科研机构。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硬化德育,强化实践,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大工程背景下的以思想道德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为主要标志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创新。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外语、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标志性大赛中,多次获国家级、省级一、二等奖,居全省领先水平。2003年、200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位居黑龙江省高校第一名。
学校坚持科技强校,本着“以作为求地位、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思想,强化煤炭开采、加工、转化与利用等优势学科专业特色,建成采矿工程、矿物加工与利用工程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建立了矿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成立了黑龙江省洁净煤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和评价中心、黑龙江安全工程技术学院、黑龙江省洁净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高新技术园区、
黑龙江省煤矿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等。几年来,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863计划)、国防科工委计划项目等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的高水平科研项目以及省重大攻关项目160余项,共有30余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学校每年为煤炭行业“对口单招、定向培养”400余名科技人才,还与国家和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省劳动厅等联合举办煤矿矿长、非煤矿山矿长培训班,先后有3000余名矿长受到安全知识培训并获得了上岗资格。学校出版了《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煤矿机械》和《煤炭技术》等刊物。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在与俄罗斯、加拿大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建成了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制造工程中心,并以此为依托与奥地利合作成立了中奥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在黑龙江省高校为首家。学校坚持经营学校,建立了中外合作、产学研、金政介多元合作的办学体制。
学校党委班子被黑龙江省委领导评价为“想干事、敢
干事、会干事、肯干事的班子”,学校党委被黑龙江省委授予先进党委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党风廉正建设先进单位。全校教职员工求真求实、创业创新,形成了良好的内部办学环境。
目前,黑龙江科技学院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振兴老工业基地为契机,深化“确保生命线、构筑增长线、强化保障线”的“三条线”内部管理改革,以评促建,充实内涵,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续写科技学院新的灿烂、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