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胡氏宗祠坐落在皖南绩溪县瀛州乡大坑口村东,距县城12公里,龙川是大坑口的古称。据《龙川胡氏宗谱》载:“东晋散骑常侍胡焱提兵镇守歙州时游观华阳镇龙川(即绩溪县华阳镇,当时隶属歙州),见这里‘东耸龙峰,西侍鸡冠,南则天马奔腾而上,北则长溪蜿蜒而来’,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即刻上书皇帝请求赐居,恩准,遂于咸康三年(337)举家迁此定居。
龙川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里人兵部尚书胡宗宪倡导捐资扩建。原悬挂在宗祠正厅上首的匾额书有“宗祠”两个大字,上款为(明)“嘉靖丁未年(1547)”,下款是“光泽王书”。光泽王乃嘉靖帝之叔父,可见该祠距今已有400多年。此后,宗祠进行过几次修缮,其中较大的一次修缮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因此,主体结构、内部装修仍保持了明代的艺术风格。
龙川胡氏宗祠在平面布局、结构艺术上,如美学大师李泽厚指出的那样:“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它重视的是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体现出这种具有民族特点的实践性精神。宗祠建立在高1米的台基上,前后三进,由照墙、门楼、廊庑、正厅、厢房、寝楼及特祭祠等几大部分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罗马建筑大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说:“神庙的长度要布置成宽是长的一半。”无独有偶,龙川胡氏宗祠的长度恰好是宽度的两倍。它展现了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理性精神。然而,其空间布局虽讲究严谨均衡,但又求灵活舒畅。宗祠的照墙距离门楼达25米之远,龙川溪在照墙、门楼之间涓涓东流。这种既服从自然环境而又能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的空间观念,构成龙川胡氏宗祠总体空间的宽松、和谐、舒畅、均衡的美感。其实这种建筑的空间观念是徽派所有建筑类型的平面布局的设计法则,与《园治·相地》篇中“得景随形”相一致。宗祠的门楼、廊庑、天井、正厅、厢房、寝楼以及特祭祠的巧妙组合,使整个建筑既扩大了空间,又使各个独立的建筑相互连接,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线的艺术美,在龙川胡氏宗祠亦得以充分展现。宗祠的门楼二进七开间,歇山式屋顶,通称五风楼。这本是异常沉重的下压大帽,然而经过匠师们灵巧之手,它却变得轻松、明快,富有鲜明的节奏感。在这里,向上曲折流动要比平行延长具有更强的感染力。整个屋顶不是直线延长,而是明间高于次间,次间又高于稍、尽间,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彼此间虽有差异,但仍是和谐的统一体,从而形成了在严格对称中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建筑风貌。
应用雕刻工艺作为建筑中某些部位、某些构件的装饰手法,是徽派建筑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砖、木、石三雕在每一座徽派建筑中都占有显著地位。或以砖雕为主,或以木雕夺魁,或以石雕取胜,题材各异,情感同宗。因此,作为饲堂内的装饰构件砖、木、石三雕,其内容、题材、主题、情调,无不服从世间生活环境之所需。龙川胡氏宗祠以其木雕艺术精湛、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画面生动而享有“木雕艺术殿堂”之美称。大额枋、小额枋、斗拱、枫拱、雀替、梁驼、平盘斗、鬲扇、柱础,就连小小的梁脐,无一不精雕细镂,臻于至美。它们或用浅浮雕,或用深浮雕,或镂空剔透,或浮镂结合,极尽雕刻之能事。为了展现人们的审美趣味,表达人们的希望、追求,定型化的道德观念的戏文人物,象征着吉祥如意的龙狮动物、松柏翠竹、蝙蝠鹿兽、荷花博古、如意菱纹,凡此种种,都带着先人们的情感走进了祠堂。门楼前向明间的大额枋上,九头雄狮,抱球欢腾。雄狮形象逼真潇洒。而与其相对应的大额枋上,则是九龙腾飞,珍珠满天。刀法苍劲有力,布局灵活生动。它们不是机械地排列成队,而是前后、上下的立体组合,气魄宏伟,蔚为大观。匠师的技艺才华在这里得到充分表现。明间前后两向以及两次间前后两向的六根小额枋上,雕饰内容各异的历史戏文。文武百官,兵舍僮环,有如活的一般;楼台亭榭,山水拱桥,好似真的一样,结构对称,内容有别,雷同中求变化,严谨中求灵巧,表现了既威武庄严,又活泼亲切的情感色调。那些纯粹是装饰品的雀替、枫拱等,也都强烈地渲染着热爱世间生活的意味。
鬲扇在徽派古建筑的装饰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但具有隔开空间、组合空间之作用,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其装饰功能。由于不是一个很大的平面,而是若干扇的有机组合,因此,人们便可以通过它们,创造出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美术作品,龙川胡氏宗祠的鬲扇达128扇之多。匠师们充分地利用了这些美术园地,将其分成若干组,大展其艺术技能。正厅祭龛前及其两侧的22扇鬲扇,裙板上精雕出一幅幅动人的以鹿为中心,衬以山光水色、松柏翠竹、花草飞鸟的百鹿图,其布局的合理、画面的清新、层次的分明、气韵的生动,几乎与写实的追求内在美的中国画别无两样。鹿在丛林中疾奔、鹿在清溪河畔倘祥;幼鹿在母亲的怀抱里吸吮;老鹿在翠竹林阴中安详……形态各异,活灵活现。在这里,人们仿佛置身于鹿的乐园之中。其实,这栩栩如生的百鹿图与其说是一幅幅精湛的木雕艺术,毋宁说是人们在倾吐着渴望生活、追求生活的挚热情怀(因为鹿,禄同音)。
正厅东西两序的20扇鬲扇上,则以荷花为主题,配以鱼、虾、螃蟹、鸟、鸭、水草等动植物,细雕入微,技艺精良。荷叶千姿百态,无一雷同,或仰、或覆、或侧、或斜,有低垂如伞,亦有上卷似盘;菡萏也有异别,含苞低垂,绽开吐芳,相互争妍斗奇;莲蓬则带着它的希望在花中亭亭玉立。这里并非是一个宁静的世界:鸭在戏水,鱼在畅游,鸟在腾欢,虾在追侣,这一切同样是在祈求、颂扬人世间的生活,只有族人和睦团结,生活便会充满幸福与欢乐,而芙蕖恰恰是这种希求的象征。
寝楼本是严格按照左昭右穆制存放祖先牌位的地方,其气氛应该寂静肃穆,然而在这里人们赋予它的却是花的世界。几十扇鬲扇上,镌雕着各式花瓶和各种名贵花卉。瓶有六角、八角、半圆、菱形、天球、玉壶春等之别,花有桃、李、梅、兰、菊、牡丹、芙蓉、水仙、王簪、海棠、杜鹃等之分,在瓶下又衬以四足、六足、八足等古朴典雅的瓶托,真是一幅幅意趣盎然的博古花卉图,其雕刻手法虽趋繁褥,然仍不失木雕作品之原气。这里是一个神人同在,舒适、充满生活美感的场所。
如果说一件件精致秀丽的木雕艺术作品为雄伟壮观的龙川胡氏宗祠增添了逸秀美感,那么,为数不多的砖雕、石雕艺术品,则与木雕艺术相得益彰,同样增强了宗祠的艺术感染力。砖雕主要装饰在门楼两边的八字形墙体上。梁、枋、雀替、驼峰等,均能精心设计,入微刻画。戏剧人物潇洒自如,雄狮猛虎威武逞强;花果飘香,回纹井然。石雕除须弥座外,则以一对圆雕石狮为代表,这对石狮造型生动,体态高大。雄狮居东,脚戏绣球,侧首西望,神态安详;雌狮在西,爪抚幼狮,凝眸东眺,性情温柔。两狮坐立在宗祠大门两侧,既威严又慈祥。
绘画艺术在龙川胡氏宗祠也是惹人注目的。在门楼八字墙的正脊上,在一座座马头墙的正面和内外两侧,在山墙的博脊上,一幅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以其感召人心的艺术魁力,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龙川胡氏宗祠以其强烈的徽派建筑风韵,屹立在中国古代建筑之林。其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叫人为之惊叹。1988年1月,龙川胡氏宗祠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如著名建筑师郑孝燮先生在考察龙川胡氏宗祠之后所说的那样:“相见恨晚,这里有看头,不愧为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