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滁州市西郊关山中段。为古代重要关隘。始建于南唐。宋以后陆续有所扩建。此关形势险峻,深10余丈,用块石垒砌。关洞呈拱形,现基墙尚残存2米以上。关西门额上嵌有“古清流关”大字石刻。因隋、唐、南唐时此地属清流县,又处于清流河上游,故名。此关北控江淮丘陵,雄踞于关山之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后周显德三年(956年),赵匡胤率兵攻南唐,首役即于此,破南唐军15万,并生擒大将皇甫晖和姚凤。明崇祯间(1628一1644),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张献忠与明军激战于此,河水尽赤。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亦在此与清军大战。明代,这里是连接京都(南京)与凤阳(府治)的官马大道。今仍存长4公里、宽5米的石铺道,车辙明显,并存有半壁关洞、军营旗杆基座、中军帐基、试剑石、上马石、古井及明代碑刻等文物。是保存较好的古驿道和关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