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孔庙位于安定门内国子监街,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子曾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故又称先师庙。现在是首都博物馆所在地。 孔庙始建于元代大德六年(1302年),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明、清两代屡以修葺、改建,到了乾隆二年(1737年)大殿全部用黄琉璃瓦顶。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祭孔升为大祀,又进行大规模修缮,原来正殿七间三进,改为九间五进,工程到民国五年才完成。 孔庙占地约2万平方米,有四进院落。主体建筑顺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前院东面有碑亭、神厨、省牲亭、井亭;西面有碑亭、致斋所,并有持敬门与国子监相通。。两侧排列着198座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大成门内入置着乾隆年仿制的十枚石鼓和两座内容与石鼓有关的清代石碑。大成殿是从前举行祭孔典礼的地方。殿两侧有东西庑,西庑现为北京简史陈列室。孔庙院内还有十四座明、清两代石亭,碑刻文字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孔庙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论古建、刻石乃至院内枯柏都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燎炉 燎炉,亦称“燎屋”或“焚炉”。是祭孔时焚烧祝视版、丝帛、贡品等的地方。古人认为圣人之神灵系于上天,将祭祀物品焚烧后就能上达于天,为圣人所享,因此每次祭孔大典行礼毕,都由祭祀官员将祭品送往燎炉中焚化,皇帝或主祭官还要亲自查看,以防有人偷拿贡品,这即所谓“送燎”“望燎”。所以凡是孔庙必设燎炉。 康熙御书《大学碑》 康熙御书《大学碑》。《大学》为四书之一,出自《礼记》。传为曾子所作,是儒字政治哲学的经典论著。讲述了从“修身”“齐家”开始,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此碑为清朝皇帝康熙手书,笔力深厚,气势磅礴,可称是历代帝王书法中的珍品。该碑原立于国子监六堂之一的率性堂,是为整顿学校纪律训示告诫学生而立的。碑文由康熙皇帝御笔亲书。康熙皇帝善长书法,功力深厚,章法严紧自成一家。 辨奸柏 辨奸柏是孔庙内最大的一棵柏树,相传是元代国子监祭酒--许衡所植,已近七百年的历史,至今繁枝盘错,挺拔苍翠。传说明朝奸相严嵩代嘉靖皇帝祭孔时,行至树下,树枝揭掉了他的乌纱帽,人们便认为柏树有知,能够辨别忠奸,因此称之为“触奸柏”或“辨奸柏”。 砚水湖 砚水湖是孔庙中的一眼古井,因座落在德胜门至安定门内一带的水线上,井水常溢到井口,水清浅而甘冽,称为满井,相传,进京科考的举子们,在孔庙拜谒孔子后,如饮井中“圣水”,便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以井水磨墨,便会浓墨喷香,落笔如神。清乾隆帝特赐名“砚水湖”。 进士碑 孔庙内先师门两侧,是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共198块,刻有51624名进士姓名、籍贯和名次,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的珍贵资料。历史上元碑共有9块,现有3块,其余六块被明代磨去字迹刻上当朝进士姓名,明朝初年的进士题名碑在南京,自永乐十四年(1416年)起至崇祯十六年(1643年)止共77块在本庙内。清代自顺治三年(1646年)至光绪三十(1901年)止,共存118块。 科举制度形成于隋唐,比以前的用人制度是一大进步,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即省试),中试者称为举人;再把全国的举人集中到京城里举行“会试”,中试者在宫殿举行“殿试”,根据成绩高低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一甲第—名叫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其次为三甲,同进士出身。科举考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每次有六千多举人参加,取三百名进士。 清代科举制度大体仿明,略有变更,更加繁密周详。清代还举行了三次制科(特别科)考试。即康乾时三科博学宏词,光绪三十九年经济特科。此外,乾隆年间共举行六次翻译科考试,可谓创举。清朝会考特重书法,如著名学者龚自珍就因“卒以楷法不中程、不列轨等”。著名进士有禁烟大臣林则徐、介绍西方思想的学者魏源,军机大臣光绪帝的老师翁同和、洋务派领袖曾国藩、李鸿章等。 孔庙内还可以应游人的要求为客人拓进士碑碑文。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驴窝户外网 ( 京ICP备05059162号 )
GMT+8, 2025-1-10 18: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