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小印度的路上,让我们先穿过时光隧道,讲一段小印度的“古”。 随莱佛士一起来到新加坡的百多名印度随从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印度居民,当时他们大多数居住在牛车水一带。后来梧槽河附近肥沃的土地被开发作为养牛场和赛马场,才陆陆续续迁来这一带。 那实龙岗路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实龙岗路最早于1828年出现在地图上,是我国最早的马路之一,当时还是贯穿新加坡本岛的一条大马路,把实龙岗河、梧槽河与加冷河连接起来,是南下北上的必经之路。 “实龙岗”这个路名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当时此处还是一大片森林,常有猛兽毒蛇出没,使用这条马路的人都会敲打铜锣来赶走野兽。这在马来语就是“di-serang dengan gong”,久而久之人们念成了今天的“Serangoon”。 要逛小印度,应该从实龙岗路这条大动脉开始。实龙岗路在今天已是市区内重要的街道之一,从大清早六、七点就开始热闹了,上午下午时分更是车水马龙。 实龙岗路两旁的商店,以金饰店、莎丽布店、餐饮店为主。两边的支路,如甘贝尔巷、加富路、巴弗罗路和加宝路等,则有很多杂货店,售卖金银铜铁锡器的“五金店”、理发店、书店、电器店、批发商店等,俨然是个自供自足的小市镇。 走在小印度的大街小巷,总可以在五脚基看见黄色红色的花圈和飘香五里的香料。先说花环吧!这些花环是用茉莉花和金盏草串连而成,有各种不同的设计。印族同胞喜欢在婚礼和祭神庆典时挂上这些五颜六色、花香四溢的花环。 印度香料店是最早在小印度设立的商店之一。在没有冰箱的年代,香料是保存食物最好的防腐剂,小印度售卖的香料很多都是由个别香料店的家传秘方配制而成的。 有兴趣“寻芳”或者想体会不用冰箱过日子的读者,在加富路就可以看见香料的配制过程,也可以要求配制你中意的香料。 小印度的很多金饰店,除了一些大型连锁店外,许多都是传统金饰商经营的,他们除了售卖饰物,好一些还一手包办铸造和冶炼金器,这也是吸引外国游客来小印度购买金饰的原因之一。当然,外人是不容易获准参观这些传统金饰店的庐山真面目的。 可不要以为在小印度只能找到传统货物,这里也有很多日本电器店,售价有些还比其他地方的便宜。很多来自邻国、印度和中东国家的游客,也喜欢到小印度来选购莎丽布。 小印度最大的特色,应该算是随处可见,有浓厚地方色彩的餐饮店和杂货店。对一些读者来说,那些邋遢、光线不足、充满油烟的老旧餐饮店,恐怕不能吃得安心。 不过,这些就在你面前煎炸煮炒的餐饮店,却保留了最传统、最“原始”的风味,也俘虏了外国游客怀旧的心。 这里杂货店卖的东西,从日用品到新鲜蔬菜水果,都一应俱全。杂货店的设计,杂货的摆放,和一般超级市场及邻里杂货店的有所不同,让人觉得他们卖的不是杂货,而是某种情调。 走过这些商店街,带大家来到小印度的历史古迹。坐落在南洛街的阿都卡夫回教堂,已有140岁,属国家古迹级建筑物。现在大家看见的回教堂在1910年时,由一名富有牛商重建,融合了阿拉伯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特色。 从竹脚巴刹开始,沿着实龙岗路直上,还有两所都超过100年历史的兴都庙。和四马路观音堂一样,无论何时何刻都有很多信徒到这两所兴都庙膜拜。 在小印度里,不论两三层楼的矮店屋,还是百年历史的教堂庙宇,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默默地在风雨中矗立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见证了历史的长河,在它们尚未“退役”前,或是被翻新粉刷前,把它影印一分,存在你的脑海里。 适逢屠妖节的小印度,更是热闹非凡。从上个星期六开始,小印度就沉浸在一片灯海之中。好些路段都张灯结彩,迎接购物过节的人群。 此时此刻,最热闹的莫过于小印度的兴都庙,维拉玛卡里雅曼兴都庙、实里尼维沙伯鲁玛兴都庙和维达帕提雅卡拉曼兴都庙,都值得一游。 小贩和商家在甘贝尔巷搭起的帐蓬内售卖节庆用品、装饰物、服装、铜器银器等,踏入甘贝尔巷,就如踏进了印度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驴窝户外网 ( 京ICP备05059162号 )
GMT+8, 2025-1-10 18: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