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乌石峰,为南岳72峰之一,海拔377.5米,南接衡山,北接岳麓,高耸入云,钟灵毓秀。少年时代的彭德怀在这里砍过柴,放过牛,拾过野果,摘过野菜。这里留下了他年少时的脚印,洒满了他年少时的汗水,山下东边的彭家围子,就是他的故居,距湘潭市约40公里,现有公路直达。 峰顶建有乌石庙,是纪念元朝明初农民起义军将领易华参政的建筑物。易华劫富济贫、疏财仗义的故事影响了少年时的彭德怀,从而形成尚武、刚烈的性格。加之,湘潭乡土文化中沉积的尚武之风的熏陶,培植了彭德怀刚正不阿、忠肝义胆的高贵品质。 彭德怀诞生时的故居,只有几间茅屋。今故居系1925至1927年,用其薪金由胞弟金华、荣华改建而成的,座西北朝东南,主体面宽三间,进深两间,砖木结构,粉墙青瓦,是一栋具有江南风味的普通农舍当时名“三华堂”(彭德怀原名彭得华,加上弟弟彭金华、彭荣华为三“华”),彭德怀亲手撰写门联“为善最乐,见恶必除”。 1958年、1061年,彭总两度回乡,在故居住过36天,接待来访群众2000多人次,深入调查当时农村生产和人民生活状况,写出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调查报告。1980年至1983年,湘潭县人民政府对彭总故居按原貌进行维修,复原屋前槽门和土墙,在屋后和两侧加砌石围墙。故居总面积460平方米,正堂门首嵌有汉白玉阴刻贴金“彭德怀同志故居”匾额,为邓小平1982年题写。堂屋正墙原悬挂着彭总着元帅的彩色画像,两侧为彭德怀生平大事年表;北正房为彭德怀两次回故居的卧室,1961年彭德怀曾在此拟写了五个调查材实。南端一横三间辟为辅助陈列室,按 青少年时期、两次回乡和光辉的业绩一部分,陈列彭德怀61张照片、54件文物及有关图表。1983年8月1日,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同年10月10,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东北50米处,有彭德怀母亲墓。西南50米处,有其胞弟彭金华、彭荣华合葬墓,1984年立墓碑,王震题“彭金华彭荣化烈士墓”,碑背镌刻烈士生平事迹简介。 彭总1958年回故乡时,曾在屋侧亲手栽种柚子树,当时树墨绿深青,枝繁叶茂。可是,不出多久枝叶枯萎,树老花残;后来呢,又是欣欣向荣,果实累累,芳香四溢。当地父老乡亲们说:“德怀是天上的星宿,他种的香柚荣枯盛衰也和他一模一样。”星宿之说,显然无据,但也表现人民群众对他的爱戴。至于荣枯之说,细细思考,似也不无道理:当主人运交华盖时,故居门前冷落宅第荒凉,砍柴的来了,放牧的去了,牛羊损其叶,斧斤败其枝,加之既缺灌溉,复少施肥,宜乎树老花残。如今阳光普照,雨露兼施,大地回春,树当又是枝繁叶茂。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驴窝户外网 ( 京ICP备05059162号 )
GMT+8, 2025-1-10 21: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