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旅游 户外 地图

方塔园

2009-8-28 11:43| 发布者: 李游| 查看: 283| 评论: 0

摘要: 方塔园旅游景点,方塔园景点介绍,方塔园景点指南

方塔园位于常熟古城区东,方塔园主景点是崇教兴福寺塔,原名崇教宝塔,俗名方塔。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当时有僧文用提出“兹邑之居,右高左下,失宾主之辨,宜于苍龙左角,作浮图以胜之。”县令李之善其说,逐令建塔。至绍兴三年(1133年),用钱十五万缗,功未及半而文用卒。咸淳间(公元一一七二年),由僧法润(一说法洲)重建而成。历元、明、清几经重修。清咸丰间,寺毁而塔幸存。1963年9月重又进行了大修。

方塔虽建于宋代,仍沿袭唐代方形楼阁式木塔的形制。塔为四面九层盔形顶,砖木结构,逐层递收,立面的轮廓吴抛物线状。面阔三间,明间设门洞,底层为拱圈形,其余均为壶状、每层平座深0.9至1.1米不等,檐口用擎柱支撑,每边设几何形栏杆三扇,曲线柔和流畅。塔心柱从第七层楼面起直贯塔顶,用圆形硬木三接而成,直径最粗达0.6米,总长32.44米。刹自下而上由覆钵、鼓形束腰、承露盘、七重相轮、宝盖、盔形龙首翼角、宝瓶、宝珠等铁制构件组合而成,重15吨。塔四角上,均以铁索链与九层戗认相连接。底座井字架用混凝土固定。从平地到刹顶总高67.14米。置木梯可登顶层。极目俯瞰,一览虞山古城,美景尽收眼底。

塔院内有古银杏一株,古井一口,皆宋代遗物。1977年起,于院内建镜花阁、雨香堂及亭榭、茶室,堆筑“舒袖”、“展翅”假山,移植花木,辟为方塔公园,并将大东门总官庙的一座大殿移建于塔寺旧址。1978年置塔铃。同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塔题额“崇教兴福寺塔”,摹勒于山门之上。1984年4月,恢复方塔原名。九十年代园内又辟月季园,花容秀美,千姿百色。后院增建长廊,亭、堂、凿荷池、堆假山,设常熟市碑刻博物馆、常熟市名人馆。

方塔为古城标志性建筑之一,与宋古井、明银杏并为园中三宝。方塔公园将传统园林建筑技艺与现代建筑科技相融合,全园仿宋风格建筑,绚丽多姿,与同址相邻名人馆、碑刻博物馆汇合一体,较好地体现了古城历史文化内涵。

史载塔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有僧名文用以县城客山高而主位低,向县令建议建塔镇之。塔未建成而文用亡故。至咸淳八年(1272年),僧法渊撤旧构重建,成九级方塔。元、明、清历朝,有记载的修塔共有七次。元末明初,方塔受到战火的破坏,明洪武八年(1375年),僧人进行修缮。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方塔第九级倾斜,知县王叔杲募捐修复。万历年间,塔身受损,陈瓒、萧应宫重修。天启二年(1622年),地震使塔顶欹斜,顾大韶倡众修复。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塔院受损发生险情,僧性原、海静找到常熟籍名臣、山东巡抚蒋陈锡和他的弟弟、内阁学士蒋廷锡,两人捐巨款,使方塔得到修缮。

乾隆十一年(1746年)十月,因王克明点塔灯失火,寺院和塔均受损,次年五月,木架甫就,又坏于飓风。督粮道程光钜倡众重修,于十三年九月告成。乾隆二十年(1755年),重建大殿。咸丰十年(1860年),寺毁于战火而塔独存。僧天元于塔东南建屋三楹。同治初,谣传方塔下有藏镪,盗掘者纷纷前往挖掘而使塔顶圮,后由僧明月募捐修复。光绪三十年(1904年),邑人、前荆宜施道俞钟颖、前知铜梁县事杨崇光,督工重建塔的上四级。入民国,佛寺遗迹荡然无存。抗战初期,方塔遭敌机轰炸而未受大损,河东镇伪镇长陈柱民拆去塔底层大殿,截去其底层檐角,塔体受损,直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省人民政府于1957年将方塔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久失修,方塔损坏极为严重。若塔坍将危及两所学校一家工厂和六户居民。为此,县人委将抢修方塔提上了议事日程。方塔抢修第一期工程于1963年9月6日开工,主要解决塔刹纠偏。至1964年1月底完成了塔刹纠偏、各层屋面、内墙、外墙、栏杆修复和安装避雷针等六个项目。经费共3万5千元(地方财政专项拨款)。经省派员来常实地考察和研究后,由省文化厅、财政厅于1964年5月8日批准下达续修经费2万7千元。二期续修工程主要是以加固为主。于5月中旬开始,至9月底竣工。二1978年,在方塔每层角上挂了塔铃。1986年,常熟市文管会办公室修复方塔的塔衣。工程方案由文管办自行设计,自行监理。经省文管会实地考察后同意修建。工程由市古建筑公司承建,所有项目均按宋塔原有结构式样重建。工程于1987年7月竣工,经费16万由地方财政专项拨款。7月20日,工程竣工剪彩。

1997年,经文物部门和古建筑专家多次考察,该塔各层角梁、斗拱、平座、栏杆等均有下沉、移位和朽蚀,塔壁砖墙有裂缝,存在严重险情,实施抢救性维修迫在眉睫。经市政府研究,并经市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于1998年实施方塔大修工程,并将其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

1998年1月18日,市政府召开了“常熟市实施方塔维修工程新闻发布会”,市府领导宣布工程正式启动。会上,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工商联、科协、侨联等七个单位联合向社会发出《爱我常熟,修我方塔》倡仪书,一批集体和个人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市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和文化部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市文化局领导带班分五个小组深入各乡镇宣传发动,掀起了“爱我常熟,修我方塔”的募捐活动热潮。在短短四个多月时间里,共收到捐款170多万元,体现出了常熟人民的家乡情和参与保护国家文物的积极性。同年3月,由省文化厅文物处、省文管会组织的省专家组来常熟对方塔维修方案进行论证,明确了“加固塔体、保持现有风貌、有依据地恢复已损坏的原有型制”的维修指导思想。5月28日举行了开工仪式。开工仪式上,宣布了专门成立的三个组织:修塔办公室;修塔专家组,邀请东南大学教授朱光亚任组长;修塔顾问组,由社会各界关心方塔维修的有关人士组成。

1998年8月,常熟市古建园林建筑公司组建的施工队伍进驻工地,由市文管办实施质量监督和技术指导。工程按照省文化厅《关于常熟崇教兴福寺塔调整设计方案批复》文件精神施工。对平座加固与木构件埋置长度及相关构造一道,采用不变形的构造进行;底层设藻井,对上部有暗层的天花采用方形图案,与上部千斤大梁等相衔接与过渡;栏杆做得精细,采用宋勾片造进行。由于方塔长细比例大,顶部落架翻建,塔身墙体局部拆砌加固。施工单位精心设计,有效组织,确保了塔身在修复过程中的安全。

在方塔修复过程中,省文化厅文物处领导与省古建筑专家戚德耀、龚良等一行再次来常熟进行视察并指导。市领导也多次到工地现场进行检查,并强调工程质量第一,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加快进度。

1999年9月中旬,方塔外部工程全部结束。在拆除脚手架后,方塔显出了雄伟、秀美的身躯,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大庆。

方塔维修工程全部竣工后,省文化厅委托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朱光亚为组长的七人专家验收组到常熟,对工程作出了评价和验收结论。2000年7月18日,市政府举行了“常熟方塔维修工程竣工验收会”。会上,省文化厅验收专家组宣布了对方塔维修工程竣工验收的四点意见。专家们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方塔维修工程经费共430万元。方塔,俯仰天地,雄视四方,它是常熟文化古城的标志,是常熟人民的骄傲。它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得到了大规模的维修和保护。新生的古塔,重新闪耀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璀璨光辉。

1977年,虞山镇城建办于塔院空场辟建方塔公园,是为建园之始。公园正门开在塔弄,南向。园以方塔为主景,但局促窄小,因塔的西侧为县二中(前身为中山中学),北侧为灯光球场,故公园规划建设主要在塔的东部与南部,略有亭台绿地、茶室轩屋、假山花树等,其中移建有名为“展翅”“舞袖”的湖石假山,并有南宋古井等,林木清嘉,环境宜人,地处闹市,成为人们游览休息佳地。1980年,根据城区总体规划,为保护方塔并与方塔景观风貌相协调,拆除了塔院内北面的灯光篮球场,将场地统一规划。至1982年,陆续建造了雨香堂、镜花阁等景点,并动迁了园北三户民房。1983年底,将从大东门拆迁来的总官庙大殿建至方塔北面,工程由市基建局拨款5万元,于次年9月完工。同年,改建园东茶室。总官庙大殿一度为市书画院借用。1991年,市政府安排,将公园中方塔北面由总官庙大殿与镜花阁、雨香堂等所组成区域划给市文化部门建作碑刻博物馆。

1998年,方塔公园东侧原色织三厂动迁,该处规划作方塔公园扩建用地一部分,其余作园东商业区用地,并确定按仿宋建筑风格整体规划。这是方塔公园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改扩建工程。公园用地由原0.64公顷扩至1.21公顷,由市老城改造指挥部组织实施,规划设计委托苏州园林设计院承担。1998年6月19日在市建委培训中心召开了方塔公园扩建初步设计论证评审会,有市府办、市计委、市建委、市老城改造指挥部、规划处、园林处、市文管会办公室、市公安消防大队、市供电局、邮电局等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员参加,专家组由朱良钧任组长。会议经认真论证,对规划设计作出了积极评价,并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的评审意见,由设计单位具体修改。

方塔公园改扩建工程由市老城改造指挥部投资近2200万元。1998年7月开工,施工单位为常熟市古典园林建筑工程公司,于次年9月竣工,适逢本市举办文化旅游节,市政府于9月16日举行了热烈隆重的开园仪式。

方塔公园开放以来,以其富有特色的园景布局与丰富多采的景观艺术,广泛得到各地游人的好评。

这次方塔公园扩建主要在东部,北至塔后街,南至塔弄,西与市工业职中相邻(前身为市二中),向东则利用动迁后的原色织三厂基址加以扩大,全园用地面积由原来的6400平方米,增至12100平方米,将近一倍。在总体规划上,以方塔为重心和主导景观。在布局上,为延续历史风貌,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布局突出主体建筑的中轴线原则,故正对方塔,除继续保持原有正南兴福街的园林入口外,新设了园东正对方塔的入口东大门和中轴线道路景观,一直延伸至环城东路。

由环城东路起沿中轴线布置了园前长54米,宽20米的东西向通园道路与路中牌楼、园前广场及两侧花台绿树等,以形成恢宏而古雅的园前气氛,并使方塔公园东入口鲜明地展现在环城东路。而由东大门入园至方塔长达近80米的中轴线道路上,则依次布置了大型照壁、三座造型古朴的长方形金山石花坛,由此直对方塔,气势宏丽典雅。道路两侧为较开阔、疏朗的绿地与硬地,以供游人观光等空间活动之用。因此,园内外总长达140米的中轴线景观,组织内容丰富,高低错落,气势不凡,较完美的展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布局特色。

全园景观,划分为三个区,即以方塔为对景的南区、东区与北区。南区为继续保持南入口中轴线两侧的花木观赏景观区。东区则以东部中轴线两侧,采用对称为主布置建筑、绿化景观,而其东南向局部则自然式布置曲廊、游览路与绿地。由东大门入园后,即为左右对称以走廊相通的紫霞轩与青云轩,轩前为绿地,由轩中可眺望方塔,这一组景气势匀称而大方,在布置上承继了突出塔前中轴线的布局原则,颇有类似圆明园等古代皇家园林的文脉神韵,与方塔这一伟岸高耸的古建筑在气氛上显得很相宜。北区因位于方塔东北部,斜对方塔,布局采用的是江南古典园林曲折多变、诗情画意的手法,该区以水池为中心,架以曲桥,环池布置曲廊、轩亭水榭、山石花木,池北将明代古银杏纳入景点,池西为“问泉堂”茶厅及厅后小院,厅前有著名的宋代古井景点等。

综观全园布局,既有东、南两区依托中轴线取对称布局为主、以气势宏丽取胜的游览景观区,又有北区以秀雅幽美见长的江南传统园林景观区,因地制宜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深厚丰富的建筑文化底蕴。

方塔公园向以宋塔、宋井、明银杏为“三绝”。除方塔外,这次在改扩建中对古井与明代银杏分别着重进行了景点四周的组景艺术处理,以使它们在空间景观上更加鲜明突出。其中,南宋古井通过以花木、假山点缀,与其正对的问泉堂相映衬,形成“问泉古井”景点。明代银杏则以东南水景与其左右的水榭、廊轩等相映衬,并通过古树环境绿地的组织,形成“古木银荫”景点。

方塔公园由于向东扩建,其东部正对环城东路,因此,以东门作为园的主入口,并在主入口与环城东路之间的主通道上设置了一座气势轩昂的四柱三门式金山石牌楼,成为东大门入口的导向标志。古朴典雅的牌楼正面左右两根石柱上镌刻着由邑人、苏州大学钱仲联教授撰写的楹联:“塔以方名天水肇基千劫过;境能圆照祗林新拓万人来”。石柱背面镌刻着由其撰写的另一楹联:“汇 浮图与博物於一园法灯普照;阅南宋至曼殊等四代禅史增辉”,由苏州金庄工艺石雕厂刻制。意涵古今发展,笔法挺秀雅健,益使园林增色。越牌楼前行,迎面便是五开间歇山式入园大门,斗拱高昂,飞檐凌空,红栏白墙,绚丽生动。大门上方悬额“方塔公园”四个大字,系集著名书法家翁同龠禾的手迹。进门是一堵雕刻精湛的大型砖拱照壁,构成照壁引胜,过照壁便是巍峨高耸的南宋方塔,景色如画。

从园东正大门入园,循廊右行,可到青云轩,这里濒池临岸,向西仰视,高塔凌云,北望则池中曲桥卧波,对岸水榭平台,遥相呼应,风光楚楚。再向北,可到一轩亭,亭西向,正对池上曲桥,对岸为问泉堂,由亭轩观望,则厅廊错落,林木深秀,分外好看。复前行,可到位于池东曲廊中部的小轩,由此近观则一泓碧水,顿觉心旷神怡,遥视西南则古塔高耸,塔影倒映于池水中,塔影清波,景色绝胜,这里已成为观塔的绝佳处。续向北行,至曲廊的尽端处便是池北的临水厅榭。

这里是以幽静见长的游览区,由此南观则曲桥碧水,轩亭耸岸,秀美如画。向南可循长廊南行至紫霞轩,轩处方塔正东稍偏南,与地处东偏北的青云轩相对称,与方塔构成三点遥相呼应之势。每当旭日东升,由轩中观塔,云蒸霞蔚,壮美无比。复循廊曲折而南行,可见廊北绿地新植的竹丛,疏朗有致,生机盎然。行至曲廊尽端,为与廊相接的重檐式方亭,古朴挺秀,地处园南中部,遥对正北的“向泉堂”,与方塔成东南对景。亭西为园中原有丛林小岗,这次改建除加以保留外,已对山形加以整理,更觉曲折有致,富有城市山林之感,构成“南岗耸翠”的动人景观。

方塔园,融古典美和人文美、自然美与人工美为一体,景色恢宏明丽与秀雅幽美并蓄,景点荟萃,颇具宋代风格特色。

我国古建筑在结构、造型风格与装修装饰艺术等方面历代均有发展演变。宋代建筑较之唐代类型增多,商业建筑大为增加,造园活动更为普遍,是我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建筑法典,即由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挺拔秀美、造型独具特色的方塔即是常熟古代劳动人民运用这一法式和自身建筑艺术智慧相结合的创造性体现。宋代建筑总的特点,在造型上屋顶坡度比唐代稍有增高,而较之以后的明清时期要稍平缓,建筑物的风格总体趋向于柔和绚丽等。在方塔公园,从入口东大门与南大门建筑,到园中厅堂廊榭等等均可领略到宋式建筑风格与艺术的这种柔和绚丽神采。全园造型丰富的各类建筑构成了园林景点的重要组成部份。

方塔公园全部按仿宋建筑风格改建,建园以来,在我市城市建设中尚属首例。承担这一重任的市古建公司是我市古建行业的排头兵,他们一丝不苟,按照市建设主管部门要将方塔公园建成一流精品工程要求,全力以赴,拼搏奋战,在施工中不断创出了新的业绩,展现了新一代常熟古建工人精心弘扬历史传统技艺,又融入时代建筑科技的创业者风采。

仿宋建筑的重要课题之一,不仅要按设计要求,确保木料品种材质、尺寸规格与加工要“逼真如宋”,而且,要考虑从技术措施上提高木构件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与今后维修更换尽量具有可拆卸性。为使新建的仿古建筑木结构提高耐久性,他们研究运用现代建筑科技成果融入施工中,采用目前先进的现代防腐剂对木结构全部加以刷涂处理。同时,为防治白蚁危害,除地基基槽喷洒防白蚁药剂外,又在建筑地坪下再加喷一遍药剂。为使竣工后的仿古建筑尽量具有适当的可拆卸性,以给后代修缮尽量留下方便,他们经研究后,将木柱底端也制成榫头扦入基础,便于今后维修拆卸更换,可谓深具匠心。宋式建筑屋顶的脊瓦、吻兽等装饰件较丰富,且造型艺术与明清建筑不同。例如:园东大门屋脊两端的吻兽,采用的是宋式建筑风格的“鸱尾”,状似鱼形龙,尾带有向上的鳍状纹。

由于年代久远,宋代“鸱尾”实物现已难以找到,他们一方面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放样,一方面又查找了大量古建文献资料、图片等进行比较,详细确定图案纹样。按设计尺寸,整个“鸱尾”由底座至顶部高达1.45米,重约300公斤,他们用泥制作成足尺模型,再由窑厂按模型复制成泥坯烧制。为使装饰效果更佳,他们与厂方研究一次整体烧成,这在古建吻兽规模上是不多见的,使东大门较完美地展示了宋式建筑艺术的风采。扩建后的方塔公园,使人真切感受到与方塔一脉相承的宋代建筑的神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驴窝户外网 ( 京ICP备05059162号 )

GMT+8, 2025-1-10 22: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