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豫园始建于明嘉靖38年(1559年),万历5年(1577年)又加扩充,规模宏伟,被誉为“东南名园冠”,坐落在安仁街132号。园主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因是曾任四川布政使的潘允端为孝敬父母而造,取意于愉悦双亲,颐养天年,故起名为豫园。 豫园曾被誉为奇秀甲于东南,最早为明代造园高手张南阳设计,是一座揉和了我国明、清两代园林艺术的名园,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一进园门,迎面的建筑是三穗堂,抬头仰望,“城市山林”的四字匾额,形象的反映了豫园所处的环境:周围是喧闹繁华的都市,园内则充满了山林野趣。穿过仰山堂,一座大假山隔池相望。山高12米左右,是用2000吨武康黄石堆叠而成,迂回曲折,气势磅礴。豫园的围墙,蜿蜒起伏,顶上饰以龙头,并用瓦片组成麟状,象征龙身,一垛墙如居龙游动,称为龙墙。在我国古代,龙是封建帝王的象征,是不能随便用在建筑物上作装饰的。豫园在建龙墙时已是清末,而且“龙”只有三,四个爪子,是为了避去“五爪金龙”之嫌。这两条龙,龙头相对,中间有一颗珠,被称为“二龙抢珠”。豫园内园系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建,占地面积仅2亩许,但山石池沼、大厅堂室、亭轩楼台一应俱全,花墙小廊,布置得宜,益使小园曲折迂回,疏密有致。内园还新建有古戏台一座,俗称"打唱台",也叫"凤舞鸾吟"。戏台依山临水,半跨池上,建筑精致,藻饰华丽。尤其是台前的垂檐,雕刻细腻,涂金染彩,工丽精巧,金碧辉煌。戏台四面的石柱上,分别有描绘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对联。正中央悬挂着郭沫若同志1961年游览豫园时写下的诗篇"小刀会址忆陈刘,一片红巾起海陬。日月金钱昭日月,风流人物领风流。玲珑玉垒千钧重,曲折楼台万姓游。坐使湖山增彩色,豫园有史足千秋。" 点春堂,因宋代文豪苏东坡的诗句翠点春妍而得名,点春在这里暗喻点看喜欢的戏曲和演员的意思,因为对面就是一座大戏台,点春堂曾是太平天国时期上海小刀会起义军的指挥所。点春堂西北有古井亭。亭为八角形,亭中有明代古井一口,井栏是明嘉靖年间旧物。北面为藏宝楼,上下各有精室五间,前临清池,面对"飞飞跃跃",颇为恬静。其东有湖石假山,山下有洞,山巅有小轩名学圃,与古井亭对峙。 点春堂东南有湖石假山抱云岩,水石缭绕,洞曲幽深,远望山石,如天上白云。中间一座石峰,便是著名的玉玲珑它与苏州留园的"瑞云峰",杭州花圃的皱云峰合称为江南园林的三大名石,它高3.3米,石上有72个孔洞,从下面烧一柱香,上面会孔孔冒烟,从上面浇一盆水,下面又会洞洞流泉,相传是宋代花石纲的流散物,至今立在这里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山上有双层楼阁;上层名快楼,登楼眺望大假山和豫园全景,胸襟快畅,故名;下层称延爽阁,雕栋画檐,颇为精致。从快楼朝南而下,还有静宜轩、听鹂亭,周围绕以花墙,自成小院。其西为和煦堂,与点春堂隔水相望,堂呈方形,周围开敞。堂内陈列的一套家具,包括桌、椅、几和装饰用的凤凰、麒麟,都用榕树根制作,工艺精巧,造型别致,已有上百年历史。堂西的一棵茶梅树,已一百五十余年,有"茶梅王"之称,花艳叶茂,风姿绰约。 毗邻豫园的城隍庙,原为一座古庙。光绪年间,在庙前后聚集了不少江湖艺人,加上附近开设有不少茶馆、食肆,这一带变得异常热闹,极富地方色彩。如今,豫园附近已成为上海中心商圈的风水宝地,占地49公顷,著名的豫园商城就坐落在豫园南部。 交通指南: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驴窝户外网 ( 京ICP备05059162号 )
GMT+8, 2024-11-7 05: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