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 不顾一切想留下
丽江 不顾一切想留下http://www.naxijingdi.com/uploadfile/200710/20071007003434866.jpghttp://www.naxijingdi.com/uploadfile/200710/20071007003448645.jpg
丽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去过的人有种不顾一切想留下来的冲动。有人喜欢她的古朴,仿佛听到了古道上的驼铃声;有人欣赏她的包容,能结识各地的背包客;有人赞叹她的广博,无论是高山还是险峡;有人折服她的激情,单调的生活在这里被颠覆。而在我眼里,丽江就像个奇妙的调色板,绚丽的色彩让我这个冬日的心情也变得沸腾起来!特别是那首叫做纳西净地的歌,令我心旷神怡了许久。
http://www.naxijingdi.com/uploadfile/200710/20071007003620346.jpg
http://www.naxijingdi.com/uploadfile/200710/20071007003634735.jpg
蓝色:碧空丽江初印象
曾在诗中看见有人这么描绘云南的天空:天空蓝得可怕,飘动的云彩白得让人心惊。初到丽江,我才相信这是真的。丽江的天空很蓝,蓝得接近了“荒芜”。
行驶在丽江的地界上,不时地瞥见晶莹的玉龙雪山,圣洁而高雅,仿佛一位知己,欢迎远方的来客。想到她,眼前不知不觉就浮现出一幅图画:夕阳西下,天空依然湛蓝,路边的纳西古居上炊烟袅袅,脚下是上千年的光滑的青石板路,路边杨柳依依,勤劳的纳西妇女们在流淌着玉龙雪水的石渠边洗衣、淘米、说笑。一个高原上“江南水乡小镇”,甚至比江南的更美,这就是丽江给我的初印象。
http://www.naxijingdi.com/uploadfile/200710/20071007003801613.jpg
http://www.naxijingdi.com/uploadfile/200710/20071007003819868.jpg
白色:玉龙神圣的顶峰
纳西人说“玉龙雪山顶是神灵居住的地方”,于是去丽江,玉龙雪山成了非去不可的地方,不是为了登顶,而是为了感受。
http://www.naxijingdi.com/uploadfile/200710/20071007003918734.jpg
http://www.naxijingdi.com/uploadfile/200710/20071007003933712.jpg
青色:古城纳西的故事
登上万古楼看古城,游览木王府听故事,徘徊四方街看热闹基本是第一次到古城的“三部曲”。当然,我也不例外。
丽江古城的每条街,几乎都是青石路,也几乎充满了为旅行的人们开着的各种各样小店,贩卖着木刻、铜铃、织物、粑粑……在蜂拥而至的人们便将青石板路塞得满满当当,熙熙攘攘。
沿着流水,踩着光滑的青石板,路旁挤着一家家的青瓦房,本来疑是纳西旧宅,没有想到却是有着强烈欧陆风格的酒吧,打扮得着实另类却别有一番风味。几乎每家店都在流水边上设下一两张铺着雪白餐布的藤桌,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上面洒下点点斑斓。
http://www.naxijingdi.com/uploadfile/200710/20071007004025596.jpg
http://www.naxijingdi.com/uploadfile/200710/20071007004048534.jpg
驴行者说
1.上玉龙雪山前一晚要好好休息,尽量别喝酒。高原反应发生率其实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高,不用过分地担心害怕。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的游客要适当地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上山得带好必备的药品。
2.山下索道口可以租防寒服,30元一件,押金200元;活力氧气每罐30元,押金20元,不过,其实多数游人并不需要接氧气,请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玉龙雪山顶的医务室内,有一种叫“红景天”的药,专门治疗高原反应,50元一瓶。
3.至于为什么玉龙雪山至今无人问“顶”,说法很多,比较科学的一种是因为山上风化石现象严重,风速非常大,而且积雪很薄,因此,即使专业登山者也很难抓牢往上爬,征服这座纳西人心中的“神山”。
在索道的入口,我就感到了雪山的寒气逼人,于是租了件防寒服,没有租氧气。坐索道上到4580米的地方上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很兴奋。吃力地“蠕动”上一段段台阶,海拔虽然才提高100多米,竟花去了我一个多小时。终于登上4680米时,仿佛置身于冰雪世界,觉得似乎连空气都是冰冰凉的。除了在飞机上,这是我离天空最近的一次。
观景台上的游客很多,我贪婪地呼吸着“山顶”的空气。然后就是急匆匆地寻找着最好的照相角度,毕竟,4680米的海拔是我到过的最高的地方,到此一游怎能不免俗呢!
下山时还尝试了冰川行走,觉得有点滑。幸好除了相机,也没带什么值钱的,外加一件超厚防寒服保护,更不怕有什么意外,于是就一路跌跌撞撞地下山去了。
天高皇帝远。
页:
[1]